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第827章(第2页)

第827章(第2页)

对于降将来说,这是绝对的高位!

但这并不代表着,乔琰打算令邺城朝堂上的所有人都能在转投到她麾下之时沿袭其原本的职务,若当真如此的话,等到攻破邺城的那一刻,朝堂上的情形可就要乱套了。

在那句「非战时除」里,已暗藏了乔琰的第二重态度。

她对曹操是仍有一番考验的。

车骑将军主掌征伐背叛之事,若非汉末这等动乱的环境,本不是个常设的军职,如今她也只是恢复了其原本的规则,在有具体战事时候才做出委任罢了。

在非战之时,具体将其安放在何种位置上,就看曹操的表现了。

程昱在听闻她的这出安排后问询于她,为何并不介意于将曹操安放在这攻伐冀州的位置上。

这份荡平天下最后二州的战功,无疑会令曹操的身上多出一份立足于大雍朝堂的资本。

对此乔琰是这么回复。

她有这个自信,兖州或许会是更倾向于曹操的兖州,但将她送上这天子宝座的大雍子民却是心向于她乔琰的。

她若连放手令曹操出战沙场的底气都没有,又何必让郭嘉用这样一句「英雄惜英雄」的话去说服曹操来投!

这天下一统的最终战,她无惧于任何人的围观。

只因攻入邺城王庭的第一步,必定由她亲自迈出!

408。408(一更)委任后续

在三日之后的朝会上,乔琰便将这番委任给宣读了出去。

对于曹操的安排,在场众人中虽然还有些心存疑虑的,但想到曹操的这些下属都已经被调度去了各处,能掀起的风浪相当有限,也都并未对此提出质疑。

唯独有些特殊的是——

陛下属意于在兖州权柄交接之间表现尤为优异的满宠,在两年后出任豫州刺史的身份,又因兖州已地处和邺城朝廷之间的交战前线,将袁涣给徵调北上协助于郭嘉尽快平定兖州民生。

那么,豫州要交由谁来管理?

固然豫州已可算是处于腹地,也与司隶紧邻,该有的主持政务长官总还是要设置的。

「以诸位看来,崔州平可能胜任此职务?」

崔州平,崔钧?

乔琰朝着下方的众臣看去,开口说道:「自四年前弘文馆建立,崔州平位居其中选拔者行列,为使贤才合乎朝堂所需,于各项政令举措均了然于胸,令其赶赴豫州,正可着手重塑秩序,推行我大雍政令,诸位以为如何?」

这理由的确可以服众。

更何况,在崔钧尚未来到长安之前,他还先于并州协助崔烈处理过一阵并州政务,还可算是乔琰的直系班底。

而在乔琰的未尽之词中,众人也不免看出另外一个信号。

就像是当年的弘文馆四馆主的人选定夺上需要考虑到各方士人的地域派系一般,在今日也是如此!

出自清河崔氏的崔钧出任豫州刺史这等高位,在乔琰行将兵进河北之时,正是对河北士人释放出的又一个友善信号!

冀州将领,以张合为代表行将被她委以重任。

冀州名士,以崔钧丶田丰为代表,或为一州长吏,或为谋士指挥。

这是恩。

而兖州地界上的恩赏重惩兼备,让人不必怀疑乔琰会否在目标转向邺城之时有何种过于仁善的决定,她在此时对袁绍再不留有馀地的打击,也正是出于这等目的。

此外,崔钧的士族出身,也无疑是对近日里长安风云的回应。

能自这等变更后的规矩里颖脱而出的,依然能在这位大雍天子的麾下平步青云,这便是当今的规矩!

是顺势而为还是非要抱残守缺,便请各方自行斟酌了。

「这股反抗的潮流其实并不会因为兖州世家子弟作为这个典范而停止,只是会暂时随同恩威并施的举措被遏制下去,所以……」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