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第829章(第2页)

第829章(第2页)

「然先帝去后天下崩乱,先有董贼侵官暴国,后有乔琰窃盗鼎司,以至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股肱,垂头搨翼,时人迫胁,莫敢正言。」

「昔日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是以有秦之覆灭,二世而亡。乔琰为臣之时已是如此,今其僭越称帝,倾覆重器,则大汉之祸近在眼前矣!」2

「朕每思忠义之佐,胁于窃居皇位之人,不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唯念自伏羲神农,至于尧舜禹汤,无不敬畏上玄,干干终日,从未有暴虐临人,克终天位者。3」

「乔琰虽有一时之盛,胜负尤未可知,故将其罪状宣告于天下,以募有识之士共襄盛举,合力讨贼!」

在乔琰收到的檄文之上,刘辩亲自说出这番言论时候的「朕」字,全部被替换成了「汉帝」,似乎还比话由刘辩亲自说出口的时候少了几分气势。

不过大汉也确实是有这个底气说出什么,在危境困境之中也要图谋反击。

毕竟就像陈琳所写,吕产吕禄的专权,王莽的篡政,都有人能将其掰回正规,就像是大汉当真在背后有福祉庇佑一般,在跌宕起伏之中也能重临王道兴隆。

就连当年乔琰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所写的那篇檄文之中也是这么说的。

那么此时也便同样还有一线希望。

但乔琰已篡汉自立,甚至占据了天下十一州,只给这大汉硕果仅存的势力留下了两州的地界,在刘辩并无汉光武帝之能的情况下,他当然也只能辗转反侧,涕泪横流,总算有一条能拿出来振奋自己精神的理由。

乔琰并不敬畏上苍,反而以这等暴戾征伐之道君临天下,绝不可能长久。

这不又回到了那个人事和天命的问题之中吗?

大概连陈琳都不知道应当替他们寻找何种说辞,这才在兜兜转转之后又回到了早年间的那一套。

刘辩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凭藉着振动肺腑的发力,让更多人能够听到,但想到随后的那几段话,他又不由想要咬紧牙关。

这等檄文之中大多要列举被声讨之人的背景。

假若他们要讨伐的是曹操的话,他们便可以说其祖父作为中常侍之时是何等大权在握的蛮横,说其父亲还曾经干过买卖三公官职的勾当,说曹操乃是「赘阉遗丑」。

可乔琰呢?

她的祖父乔玄在任期间从未有过,反于大汉边陲内境均有大功,选贤举能,廉洁奉公,其父乔羽死于黄巾之乱中,也算是为大汉效死了。而乔琰在称帝之前,无论是平定并州的羌胡之乱,还是镇压董卓李傕等西凉贼子,都对得起当年汉灵帝对她的一番委任。

他们能说的是什么?

是她枉顾乔玄于宗族和睦上的期待,枉顾梁国乔氏在她幼年时期对她的关照,竟先——

【身居高位丶执掌大权,便以蛮横手段分宗立户。

乔氏忠汉之心不改,乔琰却有叛汉之念,此诚陌路殊途之分,致其屠戮本宗,倒行逆施。】

乔琰看到这里都不免笑了出来。

「陈孔璋的良心总算还没坏到家,没给我现编乱造出什么我这青云路上也有兖州乔氏相助之类的蠢话,只说还住在梁国的幼年时期。」

「不过这个屠戮本宗……还真是挺冤枉我的。」

梁国乔氏参与到谋夺兖州计划里的,大概是因为骑射不精的缘故,都已死在了交战之中。

剩下的便是那些留在梁国地界上等待消息的。

有点意思的是,兖州地界上的那些世家子弟大多有些侵占良田为祸乡里的举动,甚至不少手中是有人命案子在的,都被乔琰叮嘱乔亭秉公处理了,而梁国乔氏……怎么说呢?

当实力无法和野心匹配的时候,他们所能造成的危害也就大幅度减小了。

最后得到的判决是流放交州的日南郡,也就是如今的寮国越南的地方,让他们提前享受一把出国旅游的待遇。

这跟「屠戮本宗」真是没法沾边。

人都还好好地活着呢。

不能适应南边气候的话,可能要建议他们反思一下自己的体质。

毕竟在历史上虞翻就是被孙权流放到那里还安然活到了七十岁的。

想到这里,她便没打算再在兖州乔氏的事情上有过多的关注,反正早在她成功完成了分宗之事与之断绝联系后,他们就已不可能再对她造成什么牵绊桎梏了。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