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第830章(第2页)

第830章(第2页)

他只能先让自己相信,这「金章紫绶,华盖朱轮」确是能实现的未来,以诵念到了此刻也未降低分毫的音量说道:

「唯望黄河带地,明余血泪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兴汉之意。」

「此檄文布告海内,咸使闻知!敬哉!」

当这最后一个字说出的时候,刘辩只觉得自己简直像是经历了一番要命的长途跋涉,总算是在此时走到了终点。

他的目光朝着周遭扫视了一轮,试图从这些聆听此言的士卒之中看到炎汉传承至今的烙印和共鸣,然而他先听到的,却是袁绍当先发出的一句「誓死效忠陛下」,随后才是这周遭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喝。

这一刻,刘辩的心中像是被人给泼了一盆冷水。

这明明是他在按着陈琳写出的檄文,对着远在长安的乔琰发起声讨,令其感受到大汉这残馀的二州势力依然对她有着全力抗衡之心,却为何是他的心中已先一步打起了鼓。

但他总算还有几分希望,是在将这檄文传递到州郡各处的时候,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他也会牢牢记住这些张贴檄文之人所做出的牺牲的。

然而刘辩大概不会想到的是,长安城中的乔琰将最后两句看完后,并未再从中翻找什么能从系统这里薅羊毛的凭据,而是将蔡昭姬找了过来。

「我给你两日的时间,需要你提前发布三月下旬的增补刊物。」

蔡昭姬愕然:「提前?」

虽然她已将四月刊的大部分内容提前完成了筹备,以免在进入四月的时候来不及发售,但还有不少稿件的校正和遴选还需商榷一二。

尤其是当其中还有许攸的那篇袁绍纪实文学以及乔琰对外徵聘武将的敕令之时,与之搭配的内容也就势必会有些特殊。

但她这问题刚刚发出,便见乔琰将一封信递交到了她的面前。

「看看这个吧,邺城朝廷那边送来的讨伐于我的檄文。」

蔡昭姬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只觉对面的厚颜无耻已然超出了她的想像。

不过当她看到乔琰那张依然镇定的面容后,又觉这等怒火实在没有必要。

「陛下的意思是,要将这东西也放在乐平月报之上?」

「你不觉得会很有意思吗?」乔琰拊掌一笑,「我们以足够客观公正的方式对袁绍的履历做出了一番介绍,邺城那头回给我们的却是这样的一出檄文。而他们既然想要让这檄文名扬天下,四海皆知,我们又为何不能坦荡地成全他们一把!」

曹操能将陈琳的讨贼檄文当做医治头风的良药,武则天能对着骆宾王的檄文说出人才未得委以重用乃是宰相之过,她难道便没有这等度量吗?

何况,这可不是示敌以弱啊。

且不说二者放在一处到底是谁更丢脸,就说乔琰也没打算只是将其张贴出去令各方品评,便当做是对袁绍的还击。

「当年长安新路初成,曾有向四方徵文之举,今日袁绍令陈琳写成此檄文辱我大雍,同样向四方徵集回应袁绍之文!」

「我要这乐平月报的四月刊上,铺满各方名士对那邺城朝廷的声讨!」

它们可以不以檄文的方式存在,却一定要让袁绍感受一下大雍人民的「热情」。

比文采,她麾下难道就没有胜过陈琳的人了吗?

比气势,凭藉着她数年间积攒起的优势,绝不可能逊色于对面。

论功过,她当然也不会输给袁绍!

这增补的刊物,不过是为紧随其后的四月刊蓄势罢了!

——————

「为汉帝讨伪朝檄……陈孔璋的名声只怕都要因为这出檄文而大打折扣了。」祢衡看着手中新出炉的报纸感慨道。

眼见同在此地的好友杨修脸上正是一派义愤填膺之色,觉得自己也不必去问,他是不是打算参与到此次的檄文徵文之中了。

果然下一刻,他便听到杨修说道:「我打算闭关两日,非得将痛斥袁本初之言写个透彻。」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