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舟不太确定外贸会的具体时间,但是记
住了年份,因此提前一年让顾爷爷准备。
如今程织开始为外贸会的开始做准备,顾一舟也回老家,和顾爷爷开始沟通。
如今是集体经济,起初顾一舟和顾爷爷沟通的时候,还想过,如果大队长不同意集体开垦的话,实在不行就去山里找一块地种下,只是这样比较麻烦。
毕竟他这边是不临山的,想要去山里种地,平白拉远了距离,且人生地不熟,还需要寻找合伙人,担负更大的风险。
好在顾爷爷这些年在大队与人为善,大队长起初是不太同意种植药材的,毕竟药材的种植风险,要比粮食的种植风险大很多。
每年粮食的收购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且家家户户都需要粮食,但药材不同,每年价格差异很大,一旦价格过低,很容易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但是这么些年,顾爷爷在村里的风评很好,大队长在拒绝的时候,留了个口子。
顾爷爷提出的扩大药材种植面积的事情,如果能得到一半以上人的同意,这件事情便可行。
而顾爷爷的好人缘,在这个时候也真真实实发挥了作用了,扩大了药材的种植范围。
经过一年多的成长,如今外贸会来临,也到了收获季节,一切都刚刚好。
第81章
顾一舟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如果这次的药材能够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卖出去,之后再说服大家种新的药材的时候,也会更有把握。」
听到顾一舟如此说,程织抬头看了顾一舟一眼,「你想让大家种新的药材?」
「根据我的推测,再过几年,黄连的价格很有肯可能上涨,但是黄连的种植周期也会相对较长,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周期,即便是重新开荒种植,成本对于大队来说也太高了,贸然种植黄连,就算是顾爷爷在大队的人缘再好,大家也不会答应。
但是如果有了外贸会的成功缓冲,大家对种植黄连的信心也就能更多一些,成功的概率也能更高一些。
根据顾一舟印象中的价格,黄连最高价格,差不多就在八零年左右,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八十五元一公斤。
八十年代的八十五元,绝对是个很高的价格了,只要抓住机遇,整个大队都能翻身。
顾一舟没有同程织说那么清楚,毕竟在程织眼中,他只是推测,而不是重新经历。
而程织也因为顾一舟的提醒,放在外贸会上的精力更多了。
外贸会的场地已经搭建好了,远道而来的厂家也已经在陆陆续续布置属于自己的会场。
程织和顾一舟进去转悠了一圈,发现场地里面的种类繁多,每一个地方都有专门的展区。
程织最终在家电展区站了很久。
冰箱,电视,洗衣机,甚至还有空调。
程织的视线在这四个大件家电上看来看去,顾一舟看出程织的渴望,上前一步打听价格。
虽然是外贸会,但是很多厂家心里也清楚,并不奢望达成外贸订单,即便是国内厂家的订单也是极好的。
这种大件家电,对于个人买家也不会拒绝。
但是顾一舟刚刚上前一步,尚未来得及张口,就被程织抓住了衣袖。
程织冲着顾一舟摇头,两人匆匆离开了家电展区。
「咱们买个……」
顾一舟的话还没说完,程织连忙摆手,「就算买,咱们也不能这个时候买。」
「我刚看了,这个家电厂是南方的,距离京市很远。」
「等展会快结束的时候,到时候这么大件的展品,再千里迢迢运回去肯定不划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前在京市处理掉。」
「到时候就算不打折,价格肯定也会比现在有优惠,到时候咱们再问问,再看看。」
「好。」顾一舟笑了起来,两人骑着车离开了展区。
外贸会的时间,一天比一天临近,程织琐碎的工作也一天比一天。
等到正式开始的第一天,程织和胡秀秀两人还临时充当了服务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