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王转头看了他的秘书小刘儿一眼,小刘儿心领神会的转身去找农科所的人了。
估算亩产这种事情是人家专业人士的事情。
迟延军和小老王的心里都有一个大概的估摸数字,但是,觉得就很离谱,有些夸张了。还是咨询一下专业人士比较好。
农科所的一个研究人员跟着小刘儿过来了。
于晓东就是那个研究人员,鼻梁子上面架了一副厚厚的大眼镜,留着一个小分头儿,身上穿的很朴素,手里还拿着一个笔记本,他是一个纯技术人员。
“王县长,您找我?”
小老王点了点头,笑了一下,他对于晓东这样的纯技术人员还是很和蔼的。
“老于,我看你记得挺认真的,就想问问你。据你估算,眼前的大豆,一亩地能有多少产量?”
于晓东在笔记本上面划拉了几下。抬头看着小老王。
“王县长,刚到地里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农场的大豆种植情况。
他们的大豆种植,因为是机器播种的原因,间距很整齐。
每亩大豆的种植密度,明显要比咱们以前人工播种的密度要高。
大豆植株上面的豆荚很丰满,鼓鼓的。而且豆荚的数量,也比咱们以前的大豆豆荚数量,要多出来两个结以上。就是多出来十几个豆荚。
我们一开始估算的亩产是四百五十斤左右,这个数量很惊人!
等到收割机开始收割以后,我们觉得亩产产量可能还会更高。
但是具体数字不好说,需要等到这片地都收割完了以后,才能有一个确切的数字。”
小老王略微皱了一下眉毛,看了于晓东一眼。
于晓东赶紧解释,“王县长,不是我卖关子,实在是数字太惊人了,我不能随口就说出来,得有一个确实的考证才行。”
“你就随便说一下,往少里说。”
于晓东犹豫了一下,“应该不低于六百斤。”
小老王微微一笑很倾城,“这么说可以破世界记录了?”
于晓东咧了一下嘴,干笑,“差不多吧。”
小老王一挥手,“行了,老于,我就不耽误你的事情了。
你忙你的事情去吧。记住,把数字弄准确点,把资料给记录、整理好哈!”
于晓东点头:“保证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
然后退下。
小老王笑呵呵的往迟延军跟前走了几步,“延军同志,我刚才和农科所的同志碰了一下。保守估计,亩产可以达到六百斤左右。”
迟延军面色平静,不动声色,心里面却开了锅。
亩产六百斤,什么概念?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比老外的那个什么品种的产量还要高。
全国有多少土地是种大豆的?如果能够推广开来,岂不是可以不需要从外国进口大豆了嘛!
“老王,等秋收过后,咱们和振东兄弟好好谈谈,听听他的意见。看看他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迟延军的心里乐开了花,小老王的心里开的花也不小。
迟延军和小老王从田埂上走到了田地里面,踩着“嘎吱、嘎吱”响的黄豆杆子,走到了收割机的旁边,看着金灿灿的大豆,圆滚滚的华丽的落在大解放的车斗里面。
“呼!”,一阵风吹来,收割机扬起的灰尘,扑了迟延军和小老王一头一脸。
迟延军和小老王两个人不在意,和成绩相比,灰尘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