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是刘小果死活不买,我们还真得买下来,纯粹是为了给庞家面子,现在花点钱,方便以后去洛阳办事。
刚才庞飞燕过来和四驴子说这件事,实际上也是在点我们,我们得懂事。
我想懂事,但我不想花钱。
于是,我单独去了庞飞燕的房间,庞飞燕坐在椅子上玩手机,看到我很惊讶,随后笑道:“四驴子呢?”
“啊,他洗澡呢。”
“咱仨一起吗?”
“啊,不是,我来和你说青铜棺材的事,八百万,他不敢买,我买。”
“怎么,你也想赌一把。”
“赌啥了,我想把棺材直接带出来,整个卖。”
庞飞燕笑道:“你就不害怕里面有好东西,卖亏了呀。”
“哎,尸油养尸棺,最值钱的是棺材,不过呢,现在东南亚文化盛行,两千多年前的尸油也能卖高价,一矿泉水瓶的尸油,怎么也能卖个三四万,那个棺材整出来三四百瓶没问题。”
庞飞燕还在和我装糊涂,许某人吹了段牛逼。
除了和四驴子说的那些,我又说了一些古墓棺材内部布局。
封住九窍的九窍玉,缀玉面罩的玉覆面,穿在身上的金缕玉衣,手中握着的握玉和握钱,放在胸腹位置,象征通天礼地玉琮、玉璧。
在这个墓中,都不会有。
棺材中的储物空间,比如头厢、腰厢、足厢。
也不会放置。
青铜的棺材,也不会有棺内夹层放置帛画、简牍、遣策、宗教法器。
在这里面,遣策是个好东西,可以理解为陪葬品清单,一般放置于棺材夹层中,意思是告诉墓主都陪葬了哪些东西。
要是没被盗的古墓,盗墓贼拿着遣策按清单找墓。
宗教法器在隋唐之前是道教符箓,之后是佛骨舍利,据说武则天的墓中,陪葬的是释迦牟尼的佛骨舍利。
别以为释迦牟尼的佛骨舍利很少,唐朝的时候,玄奘带回来一百五十颗,玄奘取经回来后没几年,另一位高僧义净从广东走水路去了印度取经,带回来三百多颗释迦牟尼舍利。
所以,在唐朝,皇亲国戚中的佛教徒用释迦牟尼舍利陪葬很常见。
说回棺材,除了这些,棺材内部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防腐层。
商周时期用朱砂矿石分泌,西南楚地喜欢用香草包,到了秦朝,贵族都用水银防腐。
唯一没变的是老百姓,穷人裹着席子下葬就不说了,有点钱的人家下葬会在棺材底部铺一层草木灰,有条件的上艾草灰,没条件的,整点水稻杆子、苞米棒子烧成灰。
sabq。。sa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