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第43章(第3页)

第43章(第3页)

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一个下马威,但之前就跟大家说清楚工作的内容,眼下倒也没有谁抱怨,只是在心里怨自己,为什么读书的时候不好好学习,为什么背药材种类的时候不认真一点。因为强烈的对比,反而激发出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等到开工第五天陈业华的课堂开课的时候,教室里根本装不下这么多人,无奈只能分成两批。

三月份,到了孩子们开学的日子,去年木家堡招收了三个大队的孩子。这些孩子回乡后的变化让爹妈喜出望外,过年走亲戚的时候不住的炫耀,其他大队的人早就红了眼睛,大家托人来问过白露几回。白露也给出了确切的答案,今年只招收剩下十个最早跟木家堡大队签订合同的孩子,每个大队十人,而簸箕大队、白石谷大队这几个同时跟木家堡签订了种植药材合同的大队,可以增加五个名额。

不说各大队如何分配这些名额,总之在3月1号这天,各大队的家长们背着行李,送自家的小萝卜头过来。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同样跟二年级的孩子一样,小班教育,十人一个班,培训了数天的邓凯旋几人上任,成了孩子们的班主任,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佩兰带着马晓蕊一间教室一间教室的巡视,倒是没有出问题。

而送学生来的家长们也没走,全都找到白晨这里,询问打短工的事情,这也是听他们亲戚说的,现在农历才二月份,离着麦收还有两个多月呢,村里没什么事情,大家都想挣点外快。

“可以,寨子里修外墙和东门修路都需要人。。”砖瓦厂那边因为其他大队来学习,一年之内倒是不缺劳动力了,楚席江盯着那边,白晨便和木黑子、周允之夫妻一起修建外墙。白露给了个思路,周教授看了思路后,又细致的画出了建筑图,这城墙直接从三十公分变成了一米。前后都用更加结石的“二四砖”来砌,中间填充混凝土。

“这城墙一建,别说是野兽,就是密鲁河发洪水咱们都不怕。”周教授还在转角处设计了塔楼,在塔楼上配合望远镜可以观察到整个木家堡几十米的距离。

白晨有时候都在怀疑,周教授是不是在战场上待过,这哪里像是建造一个农村大队,这简直是朝着军事堡垒的方向发展。

至于东门前,原本是训练这些新来的员工们用锄头的,但寨子里的老人家们人老心不老啊,原本是去看热闹的,看着看着就变成了指点,指点着就变成了手把手教,最后变成了抬起锄头自己挖。。。。。最后这些不服老的老人家找到了白晨,表示他们闲着没事干,淘沙子洗药材也用不上他们了,他们要去修路玩。

等王晓霞领着木家堡疗养院第一批客人来的时候,就见到这么一幅励志的画面,一群老人家领着白白嫩嫩的知青们在修路。

作者有话说:

第90章朝气蓬勃

蔡文柏是地主家的长工出身,和妻子青梅竹马。三十岁那年,妻子被来庄子上玩耍的地主侮辱后跳河,他一怒之下砍死仇人逃逸,路上加入军队打鬼子。因为不要命的打法,一生立功无数,后来倒也不是没人看上他,解放后组织也考虑过他的婚事。但蔡文柏心里惦记着惨死的妻子不愿意再成家,收养的两个孩子如今也在部队上,他如今算是孤身一人。

对于到英雄的故乡养老这事儿蔡文柏没有任何意见,这次来的人里他职位最高,张成达便让他做队长,让一群小战士护送他们过来。几个病情最严重的老伙计是小战士抬着进来的,所以他们这一行也用了不少时候。

白露亲自出来迎接他们,领着大家去疗养院,一边走一边给大家介绍。

“疗养院都是单人单间,不过房间前的院子是共用的,我们在院子里做了一些健身和娱乐设施,大家平时可以在这里玩。到了这里之后,你们的伙食、治疗都会根据各自的身体来制定,跟您介绍一下,这位是疗养院的负责人檀逸舟同志,这位是康复科主任陈业华同志,同时也是我的大弟子,这位是服务组的吴珊珊同志,你们平时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们。”

到了疗养院,檀逸舟按照名单领着小战士们去给各位老人放行李,白露便领着大家在院子里介绍疗养院的其他情况。房间里的家具很简单,床和柜子。但所有的边角都用柔软的席草包裹住了,床边、门口、桌子边上都安装了木质的扶手,在扶手上还悬挂着哨子,每一间房间里都放了木质的轮椅,一看就是用心布置过,杜绝各种意外情况的。

院子里有石桌,上面刻着象棋的棋盘,还有双杆,墙上挂着木剑,听说会有人来教他们连八段锦和太极拳。

“要不是来的时候走了四五天,我真不敢相信这疗养院竟然是在大山里。”蔡文柏身后一位叫施东举的老人拿起木剑耍了两下惊讶开口。

“在山里好啊,在山里才清净。”蔡文柏想起今年外头乱糟糟的情况,对张成达的安排给了高度赞扬。其他老人在来的时候对于疗养院的收费还颇有微词,一天下来是半点意见也没有了。

中午吃的三菜一汤,有荤有素。吃了饭,白露给他们所有人都来了一套细致的检查,身上大大小小的毛病,连便秘和尿路感染小便难这种私密的病症都被人家诊断出来,每个人都建立了一个档案交到了负责他们的护士手上,后勤根据这份档案给他们做药膳,晚饭就吃上了,有几人的竟然还是参汤,吃了饭,有护士带他们沿着木家堡的河道散步,波光粼粼的密鲁河在夕阳下风景极好,心情都开阔了几分。

散完步,护士们给他们做按摩治疗,陈业华和白露给他们做针灸,虽然要给其他几人练手,但这也是咨询过他们意见的,蔡文柏等人觉得没问题。

“没事,放心大胆的扎,医生哪有天生就会的,不都是练着过来的嘛,你们师父在这呢,没问题。”

这话说得杜文星几人心下激动,一个劲的道谢。等治疗结束便是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在院子里玩,如果想出去走走,护士也会陪同。

“这比住院可舒服多了,没想到有朝一日我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日子。”这是老人们心下最大的感慨。等他们夜里没有再因病痛折磨而失眠后,这些老人基本成了疗养院的铁粉,那些没有家人的更是决定剩下的日子就赖在木家堡不走了,反正他们有退休金住得起,孤家寡人的在哪儿不是一样。

“看他们满意,我就放心了,毕竟这批员工培训没多久。”檀逸舟最近都呆在疗养院,但七八天过去了,愣是没接到一个投诉,反而有不少老人问他疗养院还收不收人,总算放下了心。

“其实这些老战士是最好说好的,他们的性格习惯了自己解决,害怕麻烦别人。不过咱们还是不能放松,尤其是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几位老爷子。”白露叮嘱道,她这几天都在给几位老爷子做基础治疗,除此之外,其他寨子听说木家堡有医院外,也送来了几个意外受伤的病人,都是骨折之类赤脚医生无法处理的。

“这个你放心,下头的小护士听说咱们还要接收城里的知青,生怕被人挤去修路,一个个可积极了。”手下的员工太能干,檀逸舟都有些无所事事的感觉了。

“说起这个我就头疼,你说鲁丽华和银花是怎么想的,阿爷阿奶们胡来就算了,她们竟然也领着知青们胡来,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似的,偏要去修路。”

十几天过去了,木家堡的修路运动并没有停下来,如今知青们都习惯了,早晨吃完饭就抬着锄头去修路。一开始大家是拒绝的,可两天之后,大家就拒绝不了了。

原因是木年听说这件事后十分高兴,亲自开了寨子里的仓库,把冬天做好的腊肉腊鱼交到了后勤,知青们只要去修路的,保证他们每天都能吃上一顿肉,工资之外还给他们记工分,虽然每天只有两个工分,但这是额外给的啊!而且木家堡的工分不仅值钱还能兑换各种物资,有些东西姚县供销社都买不到。知青们倒是想拒绝,但是木家堡给的实在太多了!

“听说咱们除了工资还能有奖金,是移栽药苗的时候按照领苗数和成活数的比例来算的,要是死的太多了还会扣工资或者开除,现在就当时好好练习用锄头吧,别到时候草挖不死,把苗给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