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得先把大锅菜准备好。
另一边,娄振华跟李栋已经出了工厂,俩人都蹬着自行车。
说起来,凭娄振华的钱,给自己买辆车完全不成问题。
虽然当时不让个人有私家车,但如果真有了,他也能挂靠在厂子里。
不过娄振华不喜欢太招摇,出门就骑自行车。
到了荷花巷,李栋领着他进了院子。
虽是大白天,外面还是挺冷的。
他们炉子没灭,只是加了煤,堵上通风口,火苗就不会熄。
等回来开阀,一会儿屋子就热乎了。
李栋带他看了其他几间房,娄振华感叹道:“李主任,你这想法真妙。
这取暖器太实用了,在家里装一套,冬天就好过多了。
也只有你能想到这种法子。”
换了别人,可没那么容易搞出来。”
娄振华这话明摆着是讨好,但确实是真心佩服。
看完后,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问:“李主任,我想问问,我家的房子能不能也装一套?那什么……钱的事可以商量。”
这已经不是他头一回开口了。
李栋笑着回应:“这事没问题,不过要看你房子的情况。”
娄振华赶忙接着说:“好办,要不您现在跟我去看看?”
从荷花巷出来后,两人直接去了娄振华家的小洋楼。
给娄振华安暖气和给陈老爷子家装的目的不一样。
陈老爷子那边是为了拉关系,娄振华这边就是纯挣钱了。
这种取暖设备市面上还没有,一套卖两三百万都不算离谱。
娄振华要是装了,他那些有钱的朋友肯定也会跟风,这买卖就做开了。
到娄振华家的时候,谭氏正好在,娄晓娥去上学了。
她今年十四岁,正在念初中。
现在的学制和后来不一样,初小四年,高小两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等到六十年代后,学制会改成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以后还会调整。
要是想把初小、高小、初中和高中都念完,得花十二年。
谭氏看见娄振华领着李栋回来,高兴地说:“李主任,您来啦!快请坐,我给您泡茶。”
在谭氏看来,李栋虽然年纪轻,但已经是街道办副主任,绝对是干部,而且还是她和女儿的救命恩人。
见到他,她有点紧张,态度特别恭敬。
李栋开始检查房子,跟娄振华商量哪些房间要装暖气。
他们住的是两层小洋楼,跟四合院不一样。
谭氏在一旁听他们说话,有点不明白他们在聊什么。
娄振华笑着解释:“李主任发明了个好东西,叫取暖器。
装进屋后,不用放炉子,整屋子都能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