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衍眼睛亮起来。
“这种共振不是玄学,而是神经网络同步的表现,MIT的实验证明,当人们深入交流时,脑电波会出现耦合现象。”
他用手势模拟电波调频的动作。
【这不就是集体心理作用吗?】
当然这个问题一出来也会有人质疑。
“心理作用是主观感受,而认知共振是客观存在的神经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共振会实实在在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概率,就像量子纠缠,看似独立的认知实际上在更深层次上相互影响。”
楚衍摇头。
【请衍神解释变量那部分!】
【对啊,我们都等着呢!】
楚衍点点头。
“好,我们说回变量。”
他双手交叠放在桌上。
“当一个人开始客观审视某件事时,他就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在宏观世界也是这样。当你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我总是存不下钱,你的每个消费决策就多了一个审视维度,这个增加的认知维度,就是改变整个储蓄概率分布的关键变量。”
他停顿一下,确保观众跟上思路。
弹幕突然密集起来。
【所以记账真的有用?】
【因为记账增加了认知维度?】
“正是如此。”
楚衍微笑。
“记账不是魔法,但它系统性地增加了你对金钱流动的认知权重,当这个权重达到临界值时,你的消费行为自然会发生变化。”
“想象一群人围着篝火唱歌,开始时各唱各的,慢慢就会找到共同的节奏,这个同步过程不是谁在指挥,而是每个参与者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频率,集体认知也是这样自然形成的共振。”
他重新组织语言。
中科院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庄重。
楚衍关于前沿科研理论的一番言论,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充分认可。
院士和研究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楚衍的夸赞不绝于耳。
从他独特的思维模式,到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无一不被称赞。
仿佛他就是科研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新星,前途不可限量。
“李院士,您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个天才的呀?”
还是有一位院士忍不住提问。
李院士挺了挺脊背,脸上难掩骄傲之色。
言语间皆是对楚衍的赏识。
此刻,楚衍正安静地坐在摄像头前,看似神色平静,内心却纠结万分。
上辈子,他在rcs隐身材料的研究提取上已无限接近成功。
那些无数个日夜钻研的成果,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他脑海中。
可如今正处于直播状态,一举一动都被众人关注。
他明白,一方面,自己必须凭借强大的知识储备充分展示科研见解。
彻底征服中科院的前辈和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