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观测到的三维空间,会不会也是某种更高维结构的投影,就像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把墙上的影子当作全部现实?”
他挑了挑眉头,
弹幕开始出现混乱。
【又烧脑了!】
【所以我们是活在虚拟世界?】
“不,这比虚拟现实更深刻。”
楚衍轻轻摇头。
“我所说的'构建者'不是程序员,而是某种更基础的物理法则。”
“爱因斯坦晚年追寻的'新以太',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真空',超弦理论中的'膜',这些概念都在试图描述同一样东西,那个孕育出空间维度的'基态'。”
楚衍的声音温和。
“就比如我们刚才讨论的RCS材料?”
“为什么它能让电磁波消失?因为在纳米尺度上,它的拓扑结构实际上创造了一个微型的维度褶皱。”
“就像用二维的纸折出三维的立体,这种材料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操纵空间的底层编码。”
尹翔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个大胆的猜想完美解释了实验室里那些反常的数据。
更令他震惊的是,楚衍似乎在不经意间,已经将材料科学,量子物理和宇宙学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屏幕上,一条弹幕孤独地飘过。
【所以衍神,我们到底是发现者,还是被发现的实验品?】
楚衍仔细的思考了一下。
这个问题,或许连中科院最顶尖的头脑都无法立即回答。
中科院的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
院士们的目光在彼此之间游移。
李院士作为最早发现楚衍价值的人,此刻他的内心正经历着罕见的矛盾。
一方面,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年轻人的天赋。
那种将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串联起来的洞察力,在科学史上都属罕见。
但另一方面,理性告诉他,新以太理论这个连爱因斯坦都未能攻克的难题。
实在不是一个缺乏系统科研训练的年轻人能够轻易涉足的领域。
会议室里的沉默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破。
李院士低头看了看手机,立马接听。
“李院士,楚衍还在讨论其他的理论?”
林绪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要我说,他现在最该做的是把RCS材料的研究落到实处。”
李院士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但没有直接反驳。
“我知道科学史上从来不缺疯狂的想法,但能改变世界的,永远是那些脚踏实地的研究。”
林绪民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