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量,而是时空本身的固有属性。
类似于惯性这种基本性质,不需要外部输入。
想象一张被不断拉伸的橡皮膜。
需要外力做功才能拉伸。
但其实膜自身具有无限延展的内禀属性。
更惊人的是,其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呈现,每10亿年一次的脉动。
波动幅度随宇宙年龄衰减,完美符合阻尼谐振数学模型
这意味着,宇宙可能在进行某种自维持振荡。
膨胀,时空张力积累,转为收缩倾向。
但暗能量润滑了这个过程,使其表现为持续减速的膨胀。
沈骁的质疑其实暗含一个前提。
能量必须守恒。
但楚衍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在更基础的层面上。
守恒定律源于时间平移对称性。
但加速膨胀的宇宙没有时间对称性。
因此能量不必守恒。
就像在弯曲时空中,平行线公理不再适用一样。
在创生中的宇宙里,守恒定律也需要被重新诠释。
他们所见的一切物理定律。
或许只是某个宏大实验的局部规则。
楚衍脑海中闪过上辈子无数次观测数据的片段,如同被重新排列的拼图。
骤然显现出颠覆性的轮廓。
或许从一开始,人类就陷入了对宇宙膨胀的认知误区。
就像观察一颗被抛出的石子。
人们总以为它经历加速到减速的抛物线轨迹。
却忽略了在引力与空气阻力的平衡瞬间。
石子会有一段短暂的匀速悬空。
宇宙膨胀的真相,或许也存在这样一段被遗漏的中间态。
“我们错把结果当原因了!”
楚衍猛地起身。
“就像观察水波,人们总以为涟漪的扩散是因为中心持续发力,可实际上,涟漪的传播只是介质对初始扰动的响应。”
“宇宙大爆炸不是持续释放能量的源,而是创造了让能量与物质得以存在的场!”
他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