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权至龙没有笑,轻撑着太阳穴,眼睑垂下,拉着脸。他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nbsp;nbsp;nbsp;nbsp;“听闻有名的GD已经和原东家签下解约的备忘录,但未确定新的经纪公司。”李新明递上一份计划书,“我们可以送一家H国的娱乐公司给你们。”
nbsp;nbsp;nbsp;nbsp;权至龙皱起眉:“为什么和我有关?真知才是重点。”他不意外李新明他们能查到解约这种机密消息。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看李真知,李真知拍拍老公的大腿,说:“听听,先听听。”
nbsp;nbsp;nbsp;nbsp;“对于艺人来说,签约公司的风气和保护艺人的能力至关重要。”李新明含蓄说,“权先生的前东家在这一点上似乎颇有欠缺。”
nbsp;nbsp;nbsp;nbsp;权至龙说:“我不擅长经营公司。”成功的艺人脱离原公司自立门户的比比皆是。他也收到过不少联合开公司的邀请。但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哪里。而且,H国的娱乐圈绕不开三大,其他娱乐公司生存不易,整体的风气也不是他喜欢的。他不想同流合污,没能力改变,宁愿远离。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说:“只要你能保持清醒的认知,坚守初心,不擅长经营也没关系。”
nbsp;nbsp;nbsp;nbsp;“不如展开说说。”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认为权至龙需要一间这样的公司,表面上与资本合作,用来震慑娱乐圈的魑魅魍魉,事实上,这个公司由权至龙掌控,前期发展完全围绕他开展,让他可以自由选择想做的事。
nbsp;nbsp;nbsp;nbsp;权至龙和李真知对视一眼,有些怀疑他在他们家里装了监控。因为权至龙一直以来都想要这样的公司,以他为主又不对他过度消耗与限制,且能独立应付外界的各种琐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简单来说,就是为他提供可靠的保护,同时任他自由发展,不追求盈利。
nbsp;nbsp;nbsp;nbsp;听起来就是做梦。因为做生意不可能不以盈利为目的。H国娱乐圈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乌托邦存在。
nbsp;nbsp;nbsp;nbsp;除非是不差钱的富家子弟
nbsp;nbsp;nbsp;nbsp;为了玩票愿意一直烧钱,还要喂饱产业链条上的所有饿狼。这注定不能长久。
nbsp;nbsp;nbsp;nbsp;权至龙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实际操作上不会如此不切实际,所以早早打消念头。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说:“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不是不能做到。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
nbsp;nbsp;nbsp;nbsp;权至龙有些迷惑,但不得不说,挑起了一点兴趣。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邀请他和李真知到H国详谈。潜台词是,请他们到李家走一趟。
nbsp;nbsp;nbsp;nbsp;因为他们抛出的只是合作意向。如果李真知和权至龙不和李妍媛见面,把继承的事情定下来,一切都是空谈。
nbsp;nbsp;nbsp;nbsp;李真知表示这件事她要和妈妈、老公再商量一下。
nbsp;nbsp;nbsp;nbsp;回去后李真知和权至龙认真研究了李新明提供的计划书。他提出的这家用来交换的公司不是什么娱乐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这家公司背景雄厚得吓人,由李崔两家牵头成立,H国好几个有名的大财阀都有股份。这家公司的经营内容十分高大上,是为了研发最先进的高新科技,但其实成立之初,研发成果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着产品面市收钱。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营计划受阻,公司核心产品被拿走,宣发成其他产品,效果是雷声大雨点小,销量不温不火。三年过去,公司为寻求转型尝试了不少行业,能溅起水花的不多,如今只剩一口气吊在那里。
nbsp;nbsp;nbsp;nbsp;乍看之下,这是一家相当失败的公司。康巴赫家在经商百年,对这种公司的经营套路很熟悉。不用别人提示,李真知已经看明白其中的猫腻。简单猜测,就是李崔两家,或者其他财阀,可能是自家的团队研发出一个和自家主营业务不太匹配或者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抢来了一个产品(这个可能性更大),评估过颇有赚钱的潜力,被其他人知道了,不管想抢还是想分钱,都挺感兴趣的。因为不明确产品的前景和市场反应,大动干戈不值当,所以大家都出一点钱,占点股份,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推出这个产品。试水过后,大赚特赚就各凭本事抢,只赚一点就大家分红当零花,亏本了也没有多少损失。
nbsp;nbsp;nbsp;nbsp;虽然李新明没有言明,按这家公司的股权架构推测,一般都是这个套路。
nbsp;nbsp;nbsp;nbsp;第77章第七十七章过渡新地图
nbsp;nbsp;nbsp;nbsp;甚至,李真知能猜出这家公司真正的股东是财阀家族里的不是正统继承人又有点受宠爱的富N代。能扯出家族名头做大旗,只为快速赚钱,肥个人腰包,又不肯拿住话事权,承担大责任,把别人顶在前面。
nbsp;nbsp;nbsp;nbsp;所以遇到变故时——核心产品被抢,直接歇菜,跪得丝滑,但公司一直没倒,维持到现在,既有富家子弟们死要面子的意思,也有各方补偿回护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这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没人敢惹。
nbsp;nbsp;nbsp;nbsp;前期开业时声势浩大,各方都打过招呼,都知道公司背后是哪些人。哪怕之后没了声响,也没人敢伸手动它。因为动了公司,等于动了一群富N代。
nbsp;nbsp;nbsp;nbsp;所以,三年间公司为寻求转型尝试了不少行业,都是想插一脚就插一脚,谁都不带怕的。至于赚得不多的原因,公司现在要死不活的原因,只能说,公司现任的管理者是一个聪明人。
nbsp;nbsp;nbsp;nbsp;“就像你创作了那么多歌曲,创作的时候肯定希望每一首都大受欢迎,让你骄傲自豪。不过其中一首不是那么受欢迎,你固然感觉有点失望,但它每年也能给你带来一些版权费。你会让这首歌消失吗?”
nbsp;nbsp;nbsp;nbsp;不会。
nbsp;nbsp;nbsp;nbsp;但你会不知不觉忽略这首歌。
nbsp;nbsp;nbsp;nbsp;除非这首歌的版权收益突然消失或者有人宣布删除你这首歌。
nbsp;nbsp;nbsp;nbsp;这家公司就好比权至龙创作的一首不那么受欢迎的歌,处于一个非常低调安全的位置。
nbsp;nbsp;nbsp;nbsp;在股权架构如此复杂,“侍候”对象这么难搞的情况下,这个人还玩得这么开,没有因为公司效益差而被赶下台……
nbsp;nbsp;nbsp;nbsp;所以,李新明真正用来跟他们置换的应该是这个人才,公司只是顺带的。毕竟如果只有这个跟空壳差不多的公司,即使有个高大上的背景可以狐假虎威,也不足以和李崔两家的股份相比。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没有把一切说得清楚明白,一来是他们未和李妍媛见面——是的,已经看出,他是一定要促成他们跟李妍媛见面的,二来,也是测试一下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掂量自己的斤两是否接得住这样的公司。
nbsp;nbsp;nbsp;nbsp;如果李真知的猜测没有错,这真是一家为权至龙量身定做的公司。不是李新明一个人为他们准备的,而是一支团队充分评估过权至龙后制定的方案。
nbsp;nbsp;nbsp;nbsp;当他们发现无法从李真知入手,所以从她爱的人入手,而且必定是充分展示诚意的帮助,因为他们的目的是结亲,不是结仇。
nbsp;nbsp;nbsp;nbsp;李新明看准了李真知和权至龙不会想介入李崔两家各自的内部斗争,所以抛出另一个条件。看似是二选一的选择题,其实真正的选项只有一个。而且一番交流后,别说权至龙,连李真知都被勾起兴趣,很想和那个聪明的公司管理者见见面。她就是一个富N代,而这个人显然很懂得忽悠像她这样的人。此外,李真知也没想到这种程度的商业上的针锋相对会让她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