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胡保利找到向春萍的时候陈美华正好在工地监督。
收到消息后就去了卖场。
“陈老板……”胡保利喊了一声,心里琢磨着怎么开口才能求得陈美华把他房子买了。他家是不缺房子住但不代表不缺钱,家里儿女好几个,工位却只有两个,还都到了要结婚的年纪。
唉……
陈美华笑了笑:“胡同志,咱们去办公室谈吧。”
“听你的。”
见她没有要故意为难他的意思,胡保利心中松了口气。
胡保利再出来的时候房子的事已经敲定。
他进去时是忐忑中带着不甘,出来时候那最后一丝不甘也没了,整个人有些亢奋。
第二天,陈美华叫来了所有把房子卖给她的前房主,和他们签了一份补充协议。她给他们提供一个在建市场的摊位,等那边市场建成开市他们每月交一些租金就可以在市场做生意,可以从她那里拿货零售,定价必须和市场统一,也可以自己找渠道,只是售卖的商品必须是正规厂出来的,还得接受市场主管的约束管理,限制很多,摊位还不能转让,一旦不经营了市场有权利立即收回,这么多条件下,最后有胆子做的只有三个,胡保利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手续搞定,卖场继续营业。
六月,新市场建成,屋前屋后全都铺了水泥修建平整,方便停车,后边的路也铺了水泥,很宽敞。
选了个开市的好日子,把旧市场里的货物腾挪到新市场,按照划分好的楼层区域铺放后陈美华的批发城如期开业。
剪彩仪式过后,陈美华送走了来视察工作的市领导便又一头扎进批发城的规划。她火急火燎的联系了之前的施工队把空出来的那几件旧房子推了重建,之后又下了趟深市。她不在向春萍又要看着新市场又要监工,陀螺一样转着忙的不行,她回来后人都廋了一圈,陈美华就把以前跟她一起跑过卫生局的杨树军抽调过来帮忙。杨树军本来脑子就活,跟了向春萍一阵很快就熟悉了市场的工作,有他辅助,向春萍总算能喘口气。
日子就在忙碌中过去。
1993,三月。
几年匆匆,陈美华变得更加自信坚韧,国梁燕春也长大不少,现在一个初中一个高中。燕春成绩一直很好不用陈美华操心,至于国梁,读书上虽然没什么天分但平常学习也没偷懒,成绩一般,胜在心态好,每天都挺开心的。这几年他一直有跟顾平锻炼长的别提多壮实,个头蹭蹭涨,现在都跟陈美华差不多高,模样也长开不少。他还跟着顾平练雕刻,学得有模有样的,陈美华知道后也没拦着只是郑重询问了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告诉他如果真的喜欢就不要半途而废,说会支持他。
从那之后,国梁就更认真的学习雕刻技艺,还别说他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但雕刻上却挺有天分的,那么活泼跳脱的一个人竟然能坐的住,这让陈美华有些惊讶,不过他能找到感兴趣的事陈美华这个当妈的还挺替他高兴的。
另外,陈大舅他们的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的。
陈继勇去的地方多了,眼界也更广,他不甘心一辈子守着村里的养鸡场,得到陈美华支持后就迅速拉了一个运输队跑运输,有陈美华批发城的运输任务给他打底,陈继勇的运输队很快就稳定下来,除了陈美华给他的生意他还自己发展客户,跟当地的工厂都有生意来往,这几年下来运输队发展得不错,几个月前已经正式更名为速达运输有限公司还在深市开了分部。他这天南海北的跑,老婆孩子也接到市里,村里就很少回去。和他老婆商量一下,决定把养殖场全都让给了扎根村里的陈大舅。
村里的养鸡场和养猪场原本两家合开的,他现在不怎么回去还让他每年不干活就白拿那么多钱他心里过不去。思来想去就抽了时间回去和陈大舅商量这事,最后陈大舅给了一笔钱就当一次性买断他那一半份额。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再金钱上有什么纠缠,以后也不会因为这点掰扯不清。
过后,陈继勇一心扑在运输公司,陈大舅用心经营家里的养殖场,陈美华也是忙得不行,兄妹几个各自有自己的生意,感情一如既往的好。
期间,陈美华的批发市场几经扩建,批发的商品涵盖更广,分为电器,服装,日用,生鲜水果等几个大区!胡保利几个在市场的摊位生意还都不错,胡保利一开始是想着让他儿子来经营的,那知道他儿子不是那块料,就这么放弃他又不甘心,最后咬咬牙把自己的工作转给了儿子,自己下海做买卖,他这人精明会算倒是把生意支棱起来了,除了从陈美华哪儿拿货还从肥皂厂低价拿到了不少货,生意比其他几家都好。
九三年,土地政策落地已经下来有一阵。
这几年酒楼经营得很好,已经成了本市地标性酒楼,再加上批发城生意,陈美华虽然低调但在政府这边也是挂了名的。之前政府的土地招标她也受到了邀请,自然的这几年积累的资本也就有了用处。市政府把市区重新划分,归拢闲散的荒地,第一次招标的时候陈美华一口气拿下了三块地,陈美华上辈子人老了才被接到市里,她对这个城市其实说不上太熟悉,但未来的市中心在哪儿还是知道的,她拿下的三块地里面积最小但最贵的一块地就在这个区域内。
政府划分城市新经济区,盯上这一片的人不少,她能拿下这块地已经不容易,陈美华挺满意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变化肉眼可见。当地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经济。陈美华手里三块地从拍下来到现在,新经济圈不远的一块陈美华盖了一栋楼做成了本市第一家三星级宾馆,酒店内的餐饮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御香楼大厨培养出来的徒弟接管,主打中式宫廷菜,二则特聘了擅长西式美食的姚主厨管理。中西合璧,最大限量的满足客人的需求,现在宾馆的运行模式已经趋于稳定,管理人员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不需要陈美华时时刻刻盯着。
面积最大的一块在郊区,暂时还不到动的时候。
新经济圈道路规划已经完成,陈美华那块地正好在路口,公车站牌后,交通便利十分适合做购物中心。
就它了。
有了决定后陈美华笑着呼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