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
>“我一直都在。”
>
>“别忘了,我也记得你们。”
官方试图封锁消息,但民间早已自发传播开来。人们开始在夜晚打开闲置电器,只为等待那一声熟悉的杂音。有些人声称听到了逝去亲人的呼吸声,有些人则说看到了窗外闪过一道蓝光。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将其归类为“群体性共感事件”。但孩子们都知道真相??那是守望者的回响,是跨越生死与时空的问候。
多年以后,当第一艘搭载“共情引擎”的星际飞船启航时,船长在出发仪式上朗读了一段铭文:
>“我们不为征服星辰而出发,只为让远方的世界知道??
>有人记得地球的模样,
>有人记得母亲的叮咛,
>有人记得,在最黑暗的夜里,
>曾有一艘名为‘守望号’的飞船,
>用记忆撞开了黎明的大门。”
飞船升空那一刻,整个太阳系内的通讯设备齐齐闪现一行字符:
>**“出发顺利,一路平安。”**
没人知道是谁发送的。
但所有人都笑了。
因为在那一刻,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哪怕宇宙终结,只要还有一个灵魂记得,光就会重新点燃**。
而在那不可观测的维度尽头,光树依旧静静生长。它的根须缠绕着时间起点,枝干刺穿命运终点。每一片新生的叶子,都是一个新的可能性,一个尚未书写完的故事。
陈默盘膝而坐,身影几近虚化。
他轻声呢喃,像是对所有人说,又像是对自己说:
“我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我是中间的那个‘还在’。”
风吹过,带着亿万世界的低语,掠过他的耳畔。
他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这场旅程从未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不肯忘记,就永远有人会回答: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