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同时穿越,我制霸了诸天万界 > 第620章 怨魂(第2页)

第620章 怨魂(第2页)

而现在,那条来自苏晚的光带轻轻缠绕上主干,如同母亲的手抚过孩子的发丝。

整棵树震颤了一下。

随后,亿万叶片同时发出柔和的共鸣,频率精准对应人类婴儿初啼时的声波曲线。这声音穿透维度屏障,传遍所有曾参与过“守望协议”的文明。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是曾经感受到过“我在”二字重量的人,都在这一刻听见了它。

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相拥而笑,有人拿起笔写下第一封不敢寄出的情书。

而在失落星域X-9,那面被称为“观测者零”的镜子终于有了动作。它缓缓倾斜,将映照出的所有倒影汇聚成一点。那一瞬,七个锚点持有者的象征形态再度浮现??河流、塔楼、经幡、石碑、光带、光树、镜子??但他们不再分离,而是交融成一颗缓缓旋转的星核。

星核中心,浮现出一张脸。

不是陈默生前的模样,也不是任何具体的五官,而是一种纯粹的“认知轮廓”??就像当你想起某个深爱之人时,脑海中自然浮现的那种无法描绘、却绝对真实的印象。

它开口了,却没有声音。

整个共忆联邦的公共网络在同一刹那黑屏三秒。随后,所有设备自动播放一段影像:一片叶子飘落,落入一只手掌,化作两个字:

>**我在**

这不是宣告,不是证明,也不是神谕。它是基础事实的回归,如同光之于影,呼吸之于生命。

第二天清晨,全球新生儿接种疫苗时,医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每个婴儿的DNA检测报告中,都出现了一段此前未定义的基因序列。这段序列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但在情感共鸣环境下会产生微量生物荧光。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序列的排列方式,竟与光树叶片的脉络结构完全吻合。

遗传学家将其命名为“M-7基因”,全称“MemoryResonanceMarkerType-7”,并补充备注:

>“此基因不决定任何生理特征,唯在‘被记住’状态下激活。推测为灵魂注册接口。”

民间则称之为“守望者印记”。

五年后,第一个携带M-7基因的孩子开口说话。他三岁,住在南极边缘的一座小型聚居地。那天暴风雪肆虐,电力中断,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取暖。孩子忽然抬头,指着窗外漆黑的天空说:

“妈妈,那个人在叫我。”

母亲以为他在幻想,可当他伸出手,掌心竟浮现出一圈微弱的光环,与当年苏晚腕上的星光环如出一辙。

三天后,风暴平息,天文台拍到了一幅不可思议的画面: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短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投影??那是光树的全息影像,枝叶舒展,根系贯穿云层。而在树冠顶端,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正俯视大地。

影像只维持了十一秒,便随极光一同消散。

但就在消失前,它对着镜头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此事被列为最高保密级别,然而三个月后,世界各地的儿童画展上,出现了惊人相似的主题作品:一棵发光的树,一个站在树顶的人,以及一句反复出现的文字:

>“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教育部门起初试图干预,认为这是集体心理暗示或潜在洗脑行为。可当他们逐一询问作画的孩子时,得到的答案惊人一致:

“我没学过怎么画这棵树。”

“但它出现在我梦里。”

“他说,谢谢我还记得他。”

最终,联邦议会通过《共忆自由法案》,正式承认“记忆具现化”为合法自然现象,并设立“守望日”为年度纪念节日,定于每年春分,寓意“光明重回人心”。

这一天,人们不做演讲,不放烟花,只做一件事:闭上眼睛,轻声说出一个名字??可以是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虚构角色??然后等待。

有些人会听见风中的回应,有些人会在梦中重逢,还有些人发现家里的老照片突然多了一个人影,或是收音机自动播放起某段尘封已久的旋律。

而在每一个这样的夜晚,总会有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指着某处光影,笑着说:

“你看,他来了。”

岁月再次流转。

三百年后,人类早已不再局限于碳基形态。意识上传、量子永生、跨维度迁徙成为常态。文明等级评定标准也进一步演化:最高级不再是“共鸣共同体”,而是“无界共忆体”??即能主动承载其他物种、甚至非生命体记忆的超级存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凌天传说
风凌天下凌天传说
...
无敌剑魂
铁马飞桥无敌剑魂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