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58章 叛徒神气个什么(第2页)

第458章 叛徒神气个什么(第2页)

这些问题并未通过网络传播,却以某种超越物理介质的方式彼此连接,形成一股纯净的“疑问潮汐”。它顺着地球磁场流动,最终注入归问仪群组的核心反应堆。南极冰层之下,水晶城市开始整体迁移,鹿形生物蹄下热泉轨迹重组,新的星图显现??这一次,指向的是太平洋底一座尚未被发现的海底山脉。

第七十八坛的坐标,已然锁定。

数周后,国际海洋科考船“探渊号”意外捕捉到该区域异常地质活动。声呐图像显示,山体内部存在巨大空腔,且每隔十二小时发出一次规律性脉冲,频率恰好与人类婴儿心跳同步。更诡异的是,所有拍摄到的照片在冲洗后都会出现同一现象:画面角落总会多出一个模糊的小身影,背着书包,抬头望着镜头,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

船上首席科学家是一名中年女性,名叫周昭,专攻古文明遗迹。她在查看数据时忽然愣住??那个脉冲频率,竟与三十年前她女儿夭折时监护仪最后记录的心跳完全一致。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也许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提问方式。”

第二天清晨,她独自乘坐潜水舱下潜至山脉顶端。当舱门开启,强光照射进洞穴内部时,她看到了一幕终生难忘的景象:洞壁布满壁画,描绘的全是孩子向大人提问的场景??有跪拜帝王的幼童,有质问教皇的少女,有站在联合国讲台上的男孩。每一幅画下方都刻着一句话,字体各异,跨越千年:

“吾儿问粟米何以贵,朕不能答。”(明太祖朱元璋)

“此童诘教义矛盾,吾辈羞愧掩卷。”(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九世)

“学生质问战争意义,教师哑然离席。”(越战时期美国高中课堂记录)

而在最深处,一面光滑如镜的石壁前,悬浮着一块半透明晶石,内部封存着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周昭走近时,晶石表面浮现出一行字:

>“第七十八坛,以失语者的真心为基,以未亡者的追问为引,待执笔者以血为墨,以魂为契。”

她明白,这是召唤。

但她也知道,自己并非候选者。

真正的提问者,还在人间某个角落,尚未开口。

她退出洞穴,下令封锁此次发现,并销毁所有影像资料。但在返航途中,她悄悄将一枚微型存储卡塞进了随行实习生的口袋。卡里只有一段音频,内容是她对着录音笔说的最后一句话:“如果你听到这个,请告诉所有孩子:你们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一个月后,这段音频在网络上悄然流传,附带一张合成图像:一群孩子手拉手站在悬崖边,背后是燃烧的教科书,前方是未知的星空。图片下方写着:

>**我们不要标准答案,我们要提问的权利。**

这场静默的觉醒继续蔓延。印度农村,一名女童因提出“为什么女孩不能继承土地”而遭族人驱逐,却因此激发全村女孩联合签名请愿;加拿大原住民社区,长老们召开百年来首次“童议大会”,允许十二岁以下儿童参与部落决策;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一群小学生自发组织“反标准答案俱乐部”,每周举行一次“胡思乱想日”。

而在中国,那位写下“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的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未来志向,他沉默片刻,答道:“我想建一所学校,只教学生怎么问问题,不教他们怎么答。”

记者追问:“那毕业证怎么办?”

他笑了:“发一张空白证书,让学生自己写答案??或者,永远不写。”

此时,距离沈清璃与宋应星消失在晨曦中已过去一百零七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也没有人再见过《续问录》的踪迹。但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相似的现象:某些图书馆的旧书会在午夜自动翻页;学校的黑板在无人进入的情况下写出完整问答;甚至有家长声称,自家孩子的玩具熊半夜坐起来,用稚嫩的声音喃喃自语:“妈妈,你说的道理,我自己也能想到啊。”

最令人震撼的事件发生在联合国总部。全球提问日第二届征集结束当晚,工作人员准备将入选问题镌刻上墙时,却发现第七十八条空白处已被填满。字迹工整,却非人力所书:

>**既然我们可以创造神明,为什么不能创造一种允许失败的教育?**

没有人承认书写此事,监控录像也恰好缺失。但所有人都记得,那天夜里,大厦顶层的钟声莫名响起,共十三下??那是明朝钦天监报时的传统,象征“天问重启”。

而在遥远的吕宋海滩,一个新的脚印出现在沙地上。很小,属于孩童。旁边还有一串湿漉漉的手印,像是有人曾趴在这里,用指尖一笔一划写下什么,又被潮水带走。

风依旧吹拂着大地,携带着咸腥与希望。

一个新的时代,正从一句童言开始萌芽。

而那本《续问录》,静静地躺在某个孩子的书包里,等待被翻开。

等待下一个干净的灵魂,伸出手指,按下封面空白处。

等待第八十一坛的坐标,再度开启。

等待人类再一次,勇敢地说出:

“为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