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日后,赵怀恩离开京城,前往山东。
临行前,他回望京城,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将揭开更大的风暴。
而他,也必须在这场风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京城之中,朱瞻基站在御书房窗前,望着远方,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赵怀恩,你终于开始动了。”
他缓缓转身,对身旁的沈墨道:“你派人盯着他,一旦有异动,立刻回报。”
沈墨点头:“属下明白。”
朱瞻基微微一笑,目光深沉:“朕倒要看看,你究竟是忠臣,还是枭雄。”
……
赵怀恩策马奔驰在官道上,风雪扑面而来。
他握紧缰绳,心中默念:“朱瞻基,你可曾想过,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
大明的风云,正在悄然变幻。
朱瞻基站在御书房窗前,目光落在远方的宫墙之上,神色复杂。沈墨立于身后,静候吩咐。
“赵怀恩已动身前往山东。”朱瞻基缓缓开口,“你可有安排妥当?”
沈墨抱拳答道:“回殿下,属下已在沿途布下眼线,赵大人一行所经之地,皆有暗哨监视。若有异动,属下第一时间便可知晓。”
朱瞻基微微颔首:“很好。不过,朕更在意的是……他此行究竟是为了查案,还是另有图谋。”
沈墨沉默片刻,低声道:“殿下疑心赵大人?”
朱瞻基轻笑一声,语气淡然:“朕从未真正信任过任何人。赵怀恩此人,才智过人,忠诚与否,尚在其次。真正令人忌惮的,是他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沈墨低头不语。
朱瞻基转身,目光锐利:“你可知,为何朕要派他去山东?”
沈墨迟疑道:“殿下是想……试探他?”
朱瞻基点头:“不错。若赵怀恩真如传言所说,早有异心,那么此行便是最好的试金石。若他按兵不动,说明他尚未下定决心;若他借机联络旧部,甚至与朱高煦残党勾结,那便正好坐实其罪名。”
沈墨沉声道:“殿下英明。”
朱瞻基却忽然叹息:“可朕心中仍有疑问。赵怀恩若是真忠,为何要隐瞒徐天衡的消息?若他是假意归顺,又为何迟迟未有动作?”
沈墨一时语塞。
朱瞻基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喃喃道:“或许,朕也该亲自走一步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