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浪来了,卷走一切。
但他知道,那些话并没有消失。
有一次,一位路过的渔民问他:“你写给谁看呢?”
启笑了笑:“写给我记得的人。”
渔民摇摇头走了,以为他是痴人说梦。可当晚,他在渔船上修理收音机时,无意间调到了一个不存在的频道。里面传出一段低语,正是白天启写下的那句话,语气熟悉得让他心头一颤??那是他十年前溺亡的儿子的声音。
他哭着跪倒在甲板上,对着大海喊出了儿子的名字。
而在远处礁石上,一道光影静静伫立片刻,随后化作风中的细雪,融入夜色。
***
阿月行至蒙古草原深处。
她此行是为了追踪一种传说中的“共鸣马群”??据说这些野马奔跑时蹄声能引发局部地震,并在空气中形成短暂的音爆图案。当地牧民称其为“天语之蹄”。
她在草原扎营第七天的凌晨,终于见到了它们。
上百匹骏马自远方奔来,鬃毛如火焰舞动,四蹄踏地之声竟不杂乱,反而构成一首宏大乐章。随着速度加快,地面开始震动,天空裂开一道极光般的缝隙,马群冲入其中,瞬间消失。
阿月来不及反应,只觉胸口一热,Ω水晶项链剧烈闪烁。她低头一看,发现沙地上赫然印出了一串符号??那是《守门者笔记》中记载的“原始共感公式”的完整推导过程,结尾处多了一行小字:
**“当你听见万物齐鸣,便是我归来之时。”**
她怔住了。
这不是预言,而是回应。
她猛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雨夜,她曾在观测站的日志本上随手写下一句疑问:“如果共感的本质是爱,那它有没有数学表达式?”
当时没人回答她。
而现在,答案来了。
她颤抖着手将公式拓印下来,却发现纸张刚接触空气就开始发光,墨迹自行重组,最终变成一幅动态图像:两个世界交错旋转,中间站着一个人影,手中握着一块刻有螺旋纹路的黑石。
正是启给我的那块。
***
与此同时,在倒悬都市的新城区,“记忆编织者”艾琳正在孤儿院授课。
这些孩子大多是战争遗孤,心理评估报告显示他们普遍存在情感封闭倾向。而艾琳的教学方式极为特殊??她会引导孩子们闭眼冥想,进入彼此的梦境,共同构建一座“梦之城堡”。
今晚的主题是“家”。
一个小女孩梦见了自己的母亲,却怎么也记不清她的脸。艾琳轻轻握住她的手,将自己的记忆注入梦境:一场春日野餐,樱花纷飞,女人哼着《未完之歌》,怀里抱着婴儿。
小女孩哭了。
紧接着,其他孩子的梦境也开始交融,画面层层叠加:有人看见父亲修车时满手油污却仍笑着递来糖果;有人梦见奶奶在灶台边煮粥,蒸汽模糊了眼镜;还有一个男孩,第一次梦到自己被拥抱的感觉。
当所有人睁开眼时,教室天花板上竟浮现出一片由泪水折射形成的彩虹光斑,持续整整十分钟才消散。
艾琳望着那道光,喃喃道:“原来人类的记忆,是有重量的。”
这时,她怀中的通讯器亮起,来自高层的通知写道:
>**【紧急通告】**
>第十二号觉醒节点出现异常波动,请所有高阶共感能力者立即返回中枢汇报情况。
>初步判断:存在‘逆向渗透’风险。
她皱眉。所谓“逆向渗透”,指的是现实世界的意识意外闯入倒悬都市,打破原有平衡。这种情况理论上不可能发生,除非……有人主动打开了反向通道。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