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黛玉一个千金小姐不好和她计较,身边又没跟着其他人,说话就有些放肆。
谁知黛玉这回一反常态,不仅没掉眼泪,轻轻揭过,反倒满面寒霜,冷笑着说:
“当不得二爷一声歉,也不知我耽误了二爷怎样的正事?姐姐说明白了,老太太跟前,我自去领罪!”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僵住。金钏的笑容尬在脸上,她忘了,王夫人虽然不喜欢林姑娘,但林姑娘可是老太太的心头肉。
她今天若真要计较这几句话,闹到老太太跟前,只怕自己难开交。
金钏的嘴唇抖了抖,心里害怕了,想要说个软话,只是一时放不下面子,嘴里嗫嚅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还是她身后的麝月向前一步,笑着找补:“姑娘别生气,她心里着急昏了头,嘴上没了尊卑,姑娘饶她这一次,就是慈悲了!”
黛玉冷笑一声:“我自是慈悲的,也不敢耽误你们的正事,还请快去吧,别叫我的罪孽更重了!”
麝月几人忙道“不敢、不敢”,扯着宝玉连带着金钏,一溜烟走了。
等人都走远了,黛玉才想起方才的委屈来,想起宝玉口中不知分寸的话,想起丫鬟的放肆,想起寄人篱下的难堪,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一面气不过,一面又责怪自己不晓事,难道真因为这么点口角闹到老太太跟前,给她老人家添烦恼不成?
掉了一会儿眼泪,又想起今日还有好些客人在园中,这幅样子不好叫人看到,于是连忙拭了泪,捡了一条小道回潇湘馆去了。
山石子背后,一个丫鬟扶着一位小姐站在那里,不知听了多久。此刻见人都走远了,丫鬟担心地喊了一声:“姑娘……”
这位气质娴静的姑娘应了一声,正是那傅秋芳,傅小姐!——
作者有话说:好心疼黛玉,看红楼的时候,觉得那些丫鬟在背后蛐蛐黛玉,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霸凌
第93章
五月月末,贾家传进宫两个好消息,一是宝玉的亲事定下了,定的就是傅试的妹妹傅秋芳……
“听说这位傅小姐真个一表人才,不单老太太和太太,连丫鬟婆子们都说这位宝二奶奶好,又随和又大方,一点儿也不像小家子里出来的女孩儿。
此刻家中正在抓紧筹办,说是要赶在年底老爷入京述职的空档,将这桩好事做定呢!”鸳鸯喜气盈腮的说。
“那第二件好事呢?”元春问。
鸳鸯也不卖关子,继续道:“琏二奶奶生了,生了一个男孩。大老爷很高兴,亲自给哥儿取了名字,叫贾蘅!”
“添丁进口,果真是好事!凤丫头还好吗?”
“有些虚弱,但无甚大碍!”
“你捡着咱们库房里存的好药材,让人给她送去,嘱咐她好好将养身子!”
“是……主子,太太让人传话进来,二爷的喜事,想请您给皇上讨个恩典!”这话真不好张口,可鸳鸯不得不说。
她进宫的日子久了,早就不是当初在贾家的见识。那时候全家捧着一个宝玉,就像捧着个活龙,好像什么恩典落在他身上都是恰如其分的。
但是走到外头瞧一瞧,宝玉于国于家并无丝毫建树,王夫人却一味逼着元春,要她去讨个赐婚的好意头。
“母亲还没放下这个念头呢?也罢,你传话出去,等得了空,本宫就像皇上提!”
“这……”鸳鸯觉得不妥,只是口上不好说出来,站在原地犹犹豫豫,一时进退两难!
玉罄在一旁笑着推她:“你去吧,主子自有主张,何须你操这样的心。”
鸳鸯被她提醒,抬头一看,元春脸上果然没有为难的意思。
鸳鸯松了口气,笑着点点头:“是,奴婢这就去传话!”
等鸳鸯走了,玉罄上前给元春打着扇子说:“娘娘,前朝为出兵真真的事,争执不休呢!家中舅老爷上了折子,意思是不看好出兵的!”
“他怎么说的?”
“国库空虚,军备不足,大庆以仁义治天下,真真既以离心,还应以安抚拉拢为主,再逼恐生变!”
“自掘坟墓!平安州一代近年来天灾人祸,尚不言军备不足;黄河一带水患刚平,也没说国库空虚!他堂堂九边重镇最高统帅,未战而屈己之兵,真当朝廷无人,非他坐在那个位子不可吗?消息是贾雨村传来的?他怎么看这件事?”
雨村老爷说:“安抚恐怕不是皇上的意思!他也写信劝过舅老爷,只是去信都石沉大海,并无回音。”
“让他顾好自己,无需再多言!我这位舅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土皇帝当的久了,已经看不清形势,出兵真真,皇上势在必行!无论谁拦着他,都只会被一脚踢开!让贾雨村离他远些,免得一朝不好,引火烧身!”
玉罄知道元春和王子腾的关系不大好,但没想到已到这种程度,垂头想了一会儿,还是劝到:
“娘娘,舅老爷虽说独断了些,可他毕竟是咱们家唯一手握实权的人。要是他也失了圣心,咱们四皇子背后就没有什么支持了,前朝近来隐隐有立储的风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