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那家伙没钱,能寄什么好东西过来。
杜武可不想在广播站丢人。
到了知青点。
杜武进屋就把包裹打开了。
哟,还真是好东西呢。
杜武数了一下,一大袋红糖,还有铁路发的棉大衣,还有半斤果糖。
还有封信。
杜武拆了信。
里头掉出了四十五块钱,还有二十斤粮票。
他抬头看了眼屋子外面,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
疑惑归疑惑,但是杜武还是快速的把钱跟粮票收了起来,贴身放着。
这可是钱!
杜武继续看信,老三写的信,东西也是老三寄的。只不过,这钱是家里的,奶奶出了一份,他妈那边勉强算是出了一份,这大棉衣是他爸的。
哼。
杜武把棉衣一卷,塞进了柜子里。
红糖他藏到了柜里最里面,果糖,他拿了三颗,剩下的藏到了另一个地方,柜子用小锁给锁上了。
东西先这样放着,等回头他再换个地方放。
杜武揣着三颗糖果,锁上门,离开了知青点。
他先去了广播站,“小梁,给你。”他站在门口,远远的把糖果扔给了小梁。
这小梁大队会计的女儿,声音甜,就选上了大队的广播员。
“有糖啊,谢谢杜知青。”小梁眉开眼笑的把糖去了纸,一口塞进嘴里。
真甜啊。
还有水果味呢。
杜武揣着另外的两颗糖上工去了。
时间一晃而过。
半个月后。
杜思苦回到了拖拉机厂,她黑了,晒黑的。但是没瘦,最近活干得多,吃得多,还长高了一点。
两个大黑辫子洗起来太麻烦了,正好遇到生产队里有来收头发的,她就五块钱给卖了。
小赚了一笔。
杜思苦到拖拉机厂找孙组长的时候,孙组长差点没认出来。
“小杜?"
“孙组长,是我。”
孙组长盯着杜思苦的头发瞧了半天:“怎么剪成这样了?”这头发还没有手指头长,这比胡兰头还短。
十八九岁,正是爱漂亮的年纪,这小杜还真是舍得这一头乌黑的头发。
“在大队那边忙得很,没时间洗头。”杜思苦道,“反正剪了,这样挺好的,现在洗头也干得快了。”
不用担心头发一直滴水。
孙组长点点头。
这小杜真是为了工作很拼命啊,不错不错。
“大队的粮食都收完了?”孙组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