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做的菜多,人也多,早就吃完了。
“月莺,我去拿面粉出来,你调一调,烙两个饼吧。”杜母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屋里有什么吃的?
中午老四从隔壁端回来的麻花。
杜母一看盘子,吃完了。
那十多根呢,谁吃的?
杜母只好猛灌水,然后拿了碗从屋里舀了面粉出来,让于月莺加水调一调,加点盐,把炉火………………
炉子下午没人管,火熄了。
今天真是事事都不顺。
杜母拿着调好的面糊,带着于月莺去了隔壁家,借炉子馅个饼。
至于沈家的那个铁锅,下午的时候已经还回去了。
沈家。
刘芸一家已经吃过饭了,因为沈洋前一阵一蹶不振,沈家二儿子沈江担心大哥,最近周末放假还会回家了。
沈洋最近一直住家里。
他分的房子隔壁都是以前的同事,他不想听到那些风言风语,还是等过一阵事情平息了,再看吧。
刘芸这会在聊小女儿沈瑶工作的事,“老沈,你们铁路还缺不缺播音员?你看咱们家瑶瑶形像多好啊。”
使劲暗示。
刘芸的小闺女,沈瑶,跟杜思苦是初中同学,高中在一个学校,但不是一个班。
沈瑶跟杜思苦交情一般,两家隔壁住着,杜思苦在家什么样沈瑶清楚得很,她瞧不上杜思苦做派,天天干活,手都干粗了。
她以前找杜思苦聊过杂志上的新式衣服,布料啊,发油之类的,杜思苦一句话都接不上。
沈瑶后来就不找杜思苦了。
聊不到一起。
沈瑶跟杜思苦一样,六月学校没课之后一直闲着,不过她朋友多,老爱出门找朋友们玩,闲不下来。
有时候还会去二叔家住段时间,透透气二叔家条件好,地方大。
老沈:“铁路的播音员早就满了,哪轮得到咱们。”
沈瑶也不想去当播音员,播音员费桑子。
她自己有想法:“妈,我想去商场当销售员。”听说商场的销售员可以用员工价买衣服。
商场销售员,这可不好进。
商场福利待遇好,这也是个铁饭碗啊。
刘芸为难了:“跟你爸说。”她是没法子的。
老沈也没办法。
他铁路局的跟商场不搭边啊。
正聊着,杜母带着于月莺在外头喊了一声,刘芸听到声就出去了。
“我家炉子熄火了,来你家借炉子烙个饼。”杜母跟刘芸说了缘由。
“还没吃啊?”天早黑了,刘芸领着杜母往厨房走,于月莺跟在身后,脚步很轻。
沈家今天人挺多,于月莺飞快抬眼瞧了,沈洋身边坐着个年轻人,脸上带着笑,一看就是个和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