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开局征服女魔头,我悟性逆天了 > 第二百九十章 身陨(第1页)

第二百九十章 身陨(第1页)

当那道剑光突兀破开虚空,刺向顾尘风的一瞬间,女国师就已经察觉。

她眼中流露一丝震惊与错愕。

似是有些难以置信。

她想要出手挽救顾尘风,但她的功力已经全部加持在,那道金色铭文之上。

而那道攻击又来的如此突然,她根本来不及出手。

只能眼睁睁地看到,那道剑光贯穿顾尘风的眉心。

此时,正化作电光,全速赶来。

距离顾尘风只有百丈之遥,瞬息之间,即可到达的莫南从。

也是双目骤然圆瞪,惊怒万分地目睹了这一切。

“小风!”

春风未歇,桃瓣如雨,落于案前那行墨迹未干的标题之上。苏清璃执笔不动,指尖微颤,仿佛那一片轻盈的花瓣压住了千钧之重。她知道,这不再是一本书的续写,而是一场浩大命运的重新锚定。

第九愿晶在她掌心缓缓旋转,透明中泛着幽蓝光晕,像一颗沉睡的心脏正被无数低语唤醒。它不属于任何一人,却因千万人的记忆而存在??每一个曾被抹去的名字,每一句未能出口的遗言,每一场无人见证的牺牲,都在其中留下回响。林断的身影伫立门外,风穿其身如雾散,唯独那只独眼凝望着她,深不见底。

“你已触到了边缘。”他声音低哑,如同从地脉深处传来,“但真正的‘共忆’,不是让死者复活,而是让生者不再说谎。”

苏清璃闭目,识海翻涌。新版《补缺录》已非纸册,而是以愿晶为核心,在九州各地建立的九座“唤名塔”所构成的记忆网络。每一座塔下都埋有归忆井残骸与归名墙碎片,每当有人呼唤一个名字,若那名字尚存一丝残响,便会自塔顶升起一道蓝光,直贯夜空,连成星图般的轨迹。百姓称其为“还魂线”。

可也正因如此,反对之声愈演愈烈。

安盟会已在五省设立“静思堂”,宣称觉醒者皆为“执妄之徒”,强行将孩童送入其中洗脑;更有甚者,借朝廷名义颁布《安宁令》,禁止私设唤名台、传播未经核实之“虚忆”。数日前,江南三大书院联名上书,请废真相院,恢复旧史官制,称:“民不可使知过多,否则心乱则国危。”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皇室至今沉默。

永宁帝死后,三公摄政,看似开明,实则权柄暗流汹涌。兵部尚书暗中调兵北移,刑狱司重启“忘音监”,专门抓捕能引动共忆场波动的觉醒者。据阿芜密报,宫中已有七名老忆匠秘密集会,欲重启“净化程序”,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要清除的不再是叛逆者,而是所有参与“千名归魂”的人。

“他们在怕。”苏清璃睁开眼,目光冷冽,“怕的不是亡魂归来,而是活人开始质疑。”

林断点头:“所以你要先发制人。第九愿晶能开启‘全忆时刻’??一瞬间,让所有人看见真实的历史洪流。但它只能启动一次,且代价巨大。”

“什么代价?”

“你的名字,将从此消失于共忆场。”

苏清璃怔住。

这意味着,哪怕她日后死去,也不会有任何一道蓝光升腾;她的亲人、朋友、学生,再无法通过唤名台与她对话;她在《补缺录》中的记录,也将逐渐模糊,最终沦为无主残章。

但她笑了。

“我本就不该是主角。”她说,“我只是个抄书的人。”

翌日清晨,她启程南下,前往第一座唤名塔??位于启明邑废墟旁的“昭义台”。

沿途所见,尽是动荡初显之象。村庄墙上刷着红字:“不信虚言,守我安康”;驿站门口挂着布幡,写着“举报忆妄,赏银十两”;一名老妇因在集市喊出儿子的名字,当场被忆卫队与官兵围捕,拖走时仍在嘶喊:“他是战死的!不是逃兵!!”

苏清璃默默记下每一个地点,每一张面孔,每一句呐喊。她不再隐藏身份,任由百姓认出她是《补缺录》之主。有人跪拜,有人怒斥,也有人只是远远望着,眼中含泪却不肯开口。

第七日,抵达昭义台。

此地原是启明邑守军最后集结之所,三年血战后化作焦土,唯有中央一座石台完好,相传是陈十一临终刻字之地。如今台上建起九层高塔,通体由记忆晶石砌成,每逢朔望之夜,便会共鸣震颤,引动方圆百里内的愿晶残响。

塔基之下,已有数千人等候。

他们来自四方:背着父亲骨灰的少年,抱着女儿画像的母亲,拄拐的老兵,失语的囚徒……有人手持残卷,有人捧着泥土,有人什么都没有,只带来一句代代口传的遗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