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无底薪、无补贴,但是依旧靠自己的两条腿和微薄的人脉,给加工厂拉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订单。
最令大队长惊喜还是那些知青们,也陆陆续续的拉回来了好几个大订单,让大家伙都高兴坏了。
食品加工厂蓬勃的发展,让大队长每天走路都带着风。
苏然也过上了每天上山下海,偶尔给出出主意的悠闲生活。
就当苏然以为自己可以一直这么悠哉的时候,突然邮递员敲响了她家的大门。
当时苏然正在空间里种地,虽然小圆可以帮忙,但是她帮忙也是需要耗费灵气的,虽然现在空间灵气要比原先的时候多一些,但是据小圆所说,还不如原来的十分之一。
因此得分外珍惜,毕竟小圆身为空间灵,可离不开灵气的滋养。
反正她空间里那些农用设备都非常的先进,种起地来也不是特别的麻烦。
再加上空间土地肥沃,而且没有任何的病虫害,她只要把地翻好,把种子撒下去,就能够有很好的收获。
邮递员在门外敲门的时候,她正开着挖掘机挖地,就让小圆一直注意着门外,听到声音以后,连忙从空间出来去开门。
“是苏然同志吧?”
“是的。”
“有你两封信!”
“好的,谢谢邮递员同志!”
苏然有些奇怪,村里的信不是一直都是他们自己去邮局取的吗?怎么现在还直接送到村里来了?
“邮递员同志,今天怎么直接把信送到家里来了?”
“哦,这件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是上级领导交代的,你们胜利大队以后的信件和包裹都直接送到村里。
“好的,谢谢邮递员同志!”
“不客气,苏同志,我还要去给别人送信。”
“再见,邮递员同志!”
苏然想着,有可能是因为村里办了厂子,而且效益不错,公社的领导也上了心。
不过,这时候会是谁给自己写信?
苏然关好院门以后,这才打量起手里的两封信。
一封是来自京市的,还有一封来自西市,苏然有些诧异,西市?难道是自己那一对便宜爸妈,终于舍得给自己回信了?
还有另外一封,苏然仔细的看了上面的地址,居然是出版社给自己寄来的,非常的惊喜。
这一段时间忙的,她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投稿的事情,难道是自己写的文章被录用了?
苏然赶紧拆开来看,果然是报社寄来的,自己写的文章被录用了。
只不过看完里面的内容,苏然有些哭笑不得,文章是被录用了,但是却没有稿费。
苏然这才想起来,华国七十年代的时候,投稿是没有稿费的,自己怎么就把这个事给忘了?看样子自己写文章赚钱的路子是走不通了。
至于翻译的事情,也得另外做打算,苏然也是后来才知道,这公社是没有书店的,想要买书,得去省城,省城有一个很大的书店,供应着下面十几个公社的需求
苏然计划着什么时候有机会了,去一趟省城,下乡到这里大半年了,最远的地方就是公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