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后,小干事将这事写成文章寄到省城里。
之后的几天,村里陆续有女孩提出分家。
刘英的大力支持让他们的偏心父母一声不敢吭,任由老支书的主持分家。
其中包括张海梅最好的朋友——于梦娣和于想娣。
姐妹二人嚎啕大哭,第二天带着一篮野菜去了于家。
“这是姐姐于春祺,这是妹妹于冬禧。”张海梅向于知乐介绍。
蘑菇头、双胞胎,于知乐想起在山上的偶遇。
“谢谢你。”两人朝她怯怯一笑,眼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于知乐回以微笑,心底挺好奇给她们取名的人是谁。
“春祺夏安,秋绥冬禧[1],希望你们以后万事顺遂。”张文心的脑袋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双胞胎看向她,眼里闪烁出泪光,让她不知所措。
第75章
这个场面维持了约莫半分钟。
张文心忍不住开口问:“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此时,双胞胎泪眼朦胧,声音哽咽得让人听不清字句。
与此同时,张海兰和张海竹也跟着红了眼眶。
张海梅是现在的朋友们中年纪最大的人,她的情绪最稳定,依次拍肩膀、摸头安抚几个妹妹。
“我们的名字全都是张奶奶取的。”她解释道,“香茹姐、海清姐的名字也是她取的。”
张文心惊讶反问:“张香茹和于海清?”
于知乐对这两个名字没什么印象、张文心给她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两人比张文心的父母小七八岁,经常出现在老一辈的嘴里,往往伴随着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这句话。
在她们的父母眼里,她们就是个白眼狼,嫁到外地就改名,还和家里断绝关系。
“嗯,是她们。”张海梅给出肯定答案,下一句话让张文心惊掉了下巴,“但是她们没结过婚。”
“啊?”张文心满脸疑惑。
她父母结婚早,她们结婚的时候她已经两岁多,依稀记得在大雪的映衬下红得鲜艳的红色棉袄。
只是,后来再听村里人讲起这事,才知
道当天两家的新郎都没出现,各派了一辆小汽车来接。
“当时,她们父母找了山沟子里的亲家,那只是张奶奶请人做的一场戏。”张海梅继续说,“后来她们去上了大学,现在在京市生活。”
接着,她一一列举张奶奶从嫁到海隅村后暗地里帮过的女性,百余人,上至六十,下至刚出生的婴儿。
有人搬离了原生家庭,有人学到了生存的手艺,有人还能看见这个不完美但充满了美好的世界。
而这些事,除了被帮助过的朋友们和零星几人,不为其他人所知。
“她怕有人知道了这些事会扯出她以前的身份,连累你们,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过。”张海梅声音哽咽。
于春祺吸了吸鼻子,说:“文心,你都不知道我们私底下有多羡慕你有这么好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