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宋秀 > 第五十一章 好为之好为之(第2页)

第五十一章 好为之好为之(第2页)

叔父对之,他将设阵图以让麾下从之。。。”

打小就生活在一起,赵光义的一些黑历史赵德秀知道的很。

赵德秀至今还记得,当赵光义回答出设阵图对敌后,他祖父赵弘殷脸都黑成什么样了。。。

听到赵德秀提起这件往事后,赵匡胤发出了一声叹息。

除去这件事外,赵匡胤还想起了许多印象不佳的事。

赵光义十八岁时就跟在他身边。

那时他在禁军中几要一手遮天,赵光义身为他胞弟,为赵氏一门计,深知兵权重要的他怎可能不大力重用赵光义?

可惜给机会给了几年后,赵光义的军职还一直在下级军校边缘徘徊。

当下赵光义的殿前都虞候一职,是他为赵氏安全硬生生扶上去的,要不是宗室中实在没人。。。

以前没人,那现在呢?

“儿子不敢说能力一定比叔父强,但儿子愿为赵家一试。

当今之世,若无军功相伴,军职再高也是如空中楼阁。

儿子愿代父出征,是想立有军功为赵家勒住禁军这头猛虎,还望父亲明鉴。”

往昔李嗣源储君李从荣,被李嗣源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判六卫诸军事”,明面上可谓是将兵权握的紧紧的。

结果最后李从荣全家,被五百兵士满门杀绝!

哪怕是历史上经过赵匡胤大力革新后的禁军,赵光义于高梁河一战中生死未卜时,诸将就想着拥立赵德昭。

那要是将来赵德秀继位后生病卧床个几天,禁军是不是也要拥立赵光义来个夺门之变?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接下来就看赵匡胤的决断了。

在心里,赵德秀认为赵匡胤是很有可能答应的。

一是五代中皇子随父出征的事有过先例,二是他们父子二人生活在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

赵德秀的话让赵匡胤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以当年赵弘殷在军中的人脉,他年轻时想要搏一个禁军官职轻而易举。

那他当年为何不留在赵弘殷身边呢?

因年轻时他便知道,不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兵权,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赵匡胤看着身前等他答复的长子,不由觉得世事很奇妙。

当年父子,恰似当下父子。

赵匡胤担心赵德秀轻视战场,没有表现出心中的欣喜,如当年赵弘殷般故意沉重着语气说道:

“我只给你一次机会。

在讨伐李筠的过程中,我会仔细观察你有无将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