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各位官老爷了!定要为草民做主啊!”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翁在大理寺正殿涕泗横流,痛哭当中竟又要跪下。林玉作为此间资历最浅之人,“腾”地一下冲过去将老翁扶起。
今日一大早,就有人来大理寺喊冤叫屈,竟是一位迟暮老人。甫一进殿,他便痛哭流涕,断断续续诉说,哀鸣如猿啼,惊得大理寺众人皆赶往此地。
此老翁名为“杨大”,本是一名普通的打铁匠,与一妻一女在珞州过着再平凡不过的生活。谁知女儿八岁时被人拐子掳走,从此不见踪影。
两口子伤心欲绝,这些年来从未放弃过寻找爱女。
辗转打听,在十五年后,即今年,一同乡归家时说,那杨大亲手为小女打制的平安锁好像出现在了上京的当铺中。
老两口自是欣喜过望。
两个月前,杨大一人独自来京,妻子则在家中等候消息。经打听后,杨大发现女儿杨花如今在柳姿楼中,于是连忙前去相认。
柳姿楼,取自“弱柳扶风”,是京中最大的青楼。
父女多年未见,一见便抱头痛哭,诉说多年来的痛苦思念,然杨花不得马上离开,于是二人便约好时间,等她处理好楼中之事后再行归家。
可到了约定之时,杨花并未出现。后来杨大去楼里寻人,也没有找到。
好好一个人,就像凭空消失了般。
“那县衙居然说是阿花带着钱自己跑了,这说的什么话!她和我既已相认了,又会跑到什么地方去?”
杨大声音悲切:“可怜我女啊。衙役无能,反倒让她背上这么个罪名。各位官爷,我是无可奈何才求到这里来啊,听闻大理寺断案如神,想必定能帮我找到我那可怜的女儿,草民先在这里谢过了!”
来大理寺前,杨大已找过县衙报案,十几年的寻女之路让他特意留了个心眼,并未言明自己的身份,只是说是找一个同乡人。
办案的衙役毫不上心,随便打发了个理由便草草结案。
却不曾想到这人并非同乡,而是爱女心切的父亲!面对这样漏洞百出的借口自然不会就此罢休,走投无路来到大理寺。
思来也是,杨花好不容易找到失散的亲人,怎么可能自己跑了?这根本就站不住脚。
在场官员听到这么个揪心的案子,面上纷纷露出不忍神色。
珞州距此几千里远,这白发老翁跋山涉水,一路颠簸才至京城,以为终于能和女儿团聚,没成想却落得这么个结局。
时逢大理寺忙碌时日,众人公务繁忙都脱不开身,严行便把此事交给两个寺正,强令其定要使真相水落石出。
林玉躬身应道:“是。”
转眼便至午时,天气是一日比一日热,猫儿狗儿都不敢在街上乱晃了,人更是躲在屋内乘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晒成人干。
柳姿楼内,装饰并不华丽绚烂,反而素雅明净,转角处有绿叶盆栽,墙面亦有柳叶嵌合,连空中飘着的气息都清新无比,并非寻常的脂粉香气。
不像是青楼,反而像幽馆。
一楼大堂内有一台名曰海东台,此时正有一轻纱女子在上翩然起舞。
只见那女子身姿窈窕轻柔,水袖随着弦乐声翻飞,乐舞相和,造就一副如梦似幻之景。堂中看客纷纷沉醉其中,结束后都未回过神来。
所谓“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正是如此。
霎时,人群中爆发出激烈掌声。林玉混在当中,同样卖力叫好。
杯盏中茶叶沉浮,任谁也想不到,这天外之境的柳姿楼中,还藏着一位姑娘的冤屈。
林玉是新面孔,又不张扬,是以大多数京城的官员都未近距离见过她。再加上刻意隐瞒,相关人士暂且不知杨花案准备重审。
今日她便扮作普通客人,来这柳姿楼暗中查探一番。这一看,倒还真让她瞧出些不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