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去聚香楼吧,祁州城里最有名的老店了,想必舅母也知晓。”许纾和笑着道。
林蕙也是土生土长的祁州人,离开祁州去京都这么些年了,也确实是念着家乡菜的味道,自是欣然答应。
二人上了马车,便就往聚香楼去了。
在雅间里坐下来后,林蕙看向窗外时,就被一处牌匾吸引了目光。
“织锦坊?祁州何时也有了这家店的分号。”
听得这话,许纾和也往窗外望去,果然见对面位置极好的地方开了家名叫织锦坊的铺子,看起来是新店。
“舅母认得这店?瞧着是新开的呢,我倒是还不曾听说。”
林蕙点头,“这织锦坊是京都林氏的产业,林家在京都是叫得上名号的富商,这织锦坊是去年由林家独女一手创办的,做成衣和布匹生意,在京都生意是不错的,不曾想今年都开分号了。”
“林家?”许纾和琢磨着这姓氏,半开玩笑道,“这不是同舅母您一个姓氏么。”
“我是土生土长的祁州人,虽说是同姓,又哪里同京都林家攀得上关系。”林蕙也笑。
抿了口茶,旋即又道,“这说起来,林家姑娘与你同岁呢,算得年轻有为,待会儿用过午膳,咱们也去织锦坊瞧瞧。”
“好,我也正有此意!”许纾和点头。
学习一二嘛,正好自己手底下也有这样的铺子。
有眼界
用过午膳,两人稍作歇息就去了这家织锦坊祁州分号。
不愧是京都富商办起来的店面,确实一进去,装修布置瞧着都不一样,只瞧着便知晓是卖高档货的地方。
无论是布料的品类,还是花样子,都比祁州本土的店铺要多,而且架子上展出的成衣,款式也都更为新颖。
饶是许纾和自认在繁华的后世已经见过诸多新潮的东西,但进了这店里,依旧是眼前一亮,心动不已。
但对比起来,林蕙就显得淡然许多。
这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林蕙就是从京都过来的,自然觉得这些东西不足为奇。
不过许纾和也已经观察到,店里头同她一样的祁州姑娘们,都对这些新鲜布料和衣裳表现的十分感兴趣。
祁州和京都比邻,虽比不得京都繁华,但也算是富饶之地,当地的有钱人不少,端是进来这一会子,许纾和就看见不少贵妇和姑娘那是大包小包的买。
“二位今日想看点儿什么?咱们新店开业,所有货品比原价都要便宜两成呢!”
店里伙计的声音将许纾和的思绪拉回。
林蕙面色温和,“给我家外甥媳妇买两件新衣裳,你店里有什么好的,只管带我们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