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李牧混的那帮勛贵子弟,都是年轻一代。
在时代洪流推动下,走上了歷史舞台。
以至於军中一眾高层將领,普遍年龄都是二十多岁,军龄更是只有短短数年。
凭藉不错军事基础,能够走到总兵位置上,已经算是出类拔萃。
再往上指挥大兵团作战,对主將能力的要求,就非常苛刻了。
强行赶鸭子上架,很容易捅出篓子来。
索性让一眾总兵,各自镇守一面战场,在能力自身能力范围內自由发挥。
……
京师,太和殿。
“陛下,锦衣卫传来密报,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在昌平州同北虏发生遭遇战。
双方正在展开激烈战斗,场面十分惨烈。”
郑英逸一脸忐忑的匯报导。
真实情况,比他说的还要糟糕。
说的好听是遭遇战,难听点儿就是中了敌人的算计。
只不过勤王大战实力不俗,即便是在野外遭遇,也挡住了敌人骑兵的衝击。
让战爭陷入焦灼状態,一时半会儿难分胜负。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这种僵持对勤王大军非常不利。
无法迅速贏得战斗,附近的北虏军队,就会源源不断的赶来增援。
至於周边的虞军,则完全指望不上。
“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你们想要的!”
永寧帝衝著群臣怒吼道。
朝堂上一眾文官,纷纷低下头颅。
尤其是內阁和六部的一眾官员,更是把头埋的老底,唯恐被皇帝注意到。
他们阻止舞阳侯带兵进京,那是为了派系利益。
除了少数蠢货,希望舞阳侯战败外,其他人都是希望勤王大军能够获胜的。
儘管战场上的胜利,会让勛贵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增加,可这种增加是在规则范围內的。
对文官集团来说,有规则他们才有的玩。
倘若勤王大军战败,葬送了大虞朝为数不多的精锐,整个帝国都有倾覆的风险。
换个朝廷继续当官,那是针对中下层官员而言的。
一眾手握实权的大员,其实没有更多的选择。
真要是发生改朝换代,开国君主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他们这些有前科的前朝旧臣,通通属於被清洗的对象。
作为既得利益者,聪明人都会想著掀翻桌子。
“陛下,息怒!”
“奋勇杀敌,乃为將者本分。
若勤王大军忠於国事,定能大破敌军!”
赖耀华的开口,直接点燃了火药桶。
不光激怒了皇帝,同时也激怒了一眾勛贵,眾人当即怒目而视。
作为勛贵系的嫡系武装,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中,充斥著大量的勛贵子弟。
自家儿子、侄儿、兄弟、族人,在战场上和北虏廝杀,居然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谁能够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