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元雉岛与渡海
黄牛九十二年。
大瓮驶过“哀嚎涧”,
木氏眾人有惊无险,仅折损了十数个链气期族人,凡俗族人不计。
大瓮进入北海沈氏地界后,
拢共有两件事情需要木原操心。
其一,玉楼宗租借大瓮並非无有限制,越过沈氏全境之后,进入北部群星海之前,大瓮必须归还给玉楼宗修士。
否则,以违约论处。
五海之间的天堑凶险程度,远胜於三宗九脉疆界处的凶险。
饶是大瓮坚固无比,也有可能出现整船被毁的情况。
玉楼宗立宗数千年,早就吃过相应的亏了。
其二,北海沈氏並不像五海道盟一般是一个鬆散的联盟。
其內多以家族子弟为主,分封於治下诸岛,数百里一岗,以谨防贼盗。
家族势力吃软不吃硬,若是强势而来,指不定对方闔族动员同仇敌愾,再者木原也並不是沈氏几个真人的对手。
但若是按照软的来,
那木原与沈氏之间无疑能够寻到诸多共同点。
所以,
木原抵达沈氏的第一时间,便独自外出,去了沈氏主岛“元雉岛”。
“元雉”便是沈氏立族以来修为最高的一位族人,唤作“元雉上真”,同属於“群星海十二上真”之列。
据说当初元雉上真化神之际,沈氏一族位列显侯,大申皇室无地可封,遂赐地於群星海上。
另外三家的情况同样如此。
祖上都曾出过化神期的修士,那可比木氏一族阔多了。
哪怕现在各家老祖都已仙逝,但毕竟也是出过化神修士的修真家族或多或少会给后嗣留下些翻盘的手段。
对待这种家族,木原哪敢强上?
迫於无奈,他打算亲自登岛討要一面“元雉大旗”。
五海道盟內本就人流驳杂,对於路过的灵船、修士並无所盘查。
反观沈氏境內,
木氏大瓮只行了千里不到的距离,便被三处沈氏灵岛截留审查。
第一处灵岛上的沈氏筑基告知木原,途径北海沈氏的灵船只需悬掛一面“元雉大旗”,便可以在沈氏境內畅通无阻。
木原追问,何处可得?
对方言明得去沈氏主岛“元雉岛”上才行。
他二话不说就只身离开了大瓮。
木原的遁速很快,仅了两三天功夫便抵达了北海沈氏的主岛“元雉岛”。
元雉岛比起五云岛不遑多让。
但有別於五云岛的恢弘大气,元雉岛更多了几分低调內敛。
偌大的元雉岛近乎七成的面积都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云雾自是阵法所致,但无疑也不是暗示外人,元雉岛並不对外人彻底开放。
这是家族势力与联盟势力的本质区別,一者闭塞,一者开放。
木原刚靠近元雉岛范围,便触动了岛上的预警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