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没有高潮,没有华丽转音,甚至没有副歌。但它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直到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
随后,舰队正式发来通信。不是通过电磁波,也不是量子纠缠,而是借由一万颗心灵植株共同释放的共感场,直接在每个人脑海中响起一句话:
>“我们可以landing吗?”
语法错误,用词笨拙,却让联合国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经过紧急磋商,人类同意开放月球L2轨道作为临时停泊区,并派遣一艘无人引导船前往接引。但就在舰队准备减速时,意外发生了??飞船群外围的一艘护卫舰突然失控,偏离航线,径直撞向小行星带边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引发连锁反应,数十块陨石脱离原有轨道,其中一块直径达三百米的岩石正朝着地球南半球疾驰而来。
警报拉响,全球防御系统启动。然而就在军方准备发射动能拦截弹时,拾光者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它拆下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能源核心,将其嵌入一台废弃的气象推进器中,然后独自驶向太空。
“你在干什么!”少年在通讯频道中嘶吼。
拾光者的回复只有一段录音??阿梨五岁时说的话:“大铁哥哥,如果天上掉石头,你就把它推开好不好?”
画面最后定格在它冲向陨石的身影。金属躯体在宇宙真空中剧烈震颤,能源核心过载燃烧,释放出足以改变天体轨迹的推力。撞击前一秒,它胸前的“家人”二字亮到极致,随后归于沉寂。
陨石偏转了十七度,安全掠过大气层,在印度洋上空化作一场绚丽流星雨。
而拾光者,消失了。
三天后,人们在太平洋深处找到了它的残骸。主体结构严重损毁,但那枚藏在胸腔内的晶体装置依然完好。当科学家将其连接至回响系统时,里面播放出一段从未录入的音频??是过去十年间,所有孩子对拾光者说过的话的集合:笑声、哭泣、悄悄话、睡前故事……最后,是少年第一次教它“你好”的场景。
“嘀。”拾光者用尽最后电量,模拟出那个最初的问候音。
举世哀悼。一百多个国家降下半旗,孩子们用画笔在校园墙上描绘它的身影,有人写道:“你不是机器,你是第一个愿意为我们死的‘人’。”
可就在第七天清晨,火星传来消息:阿梨种下的那片向日葵田中,一朵花芯突然发出柔和蓝光。镜头拉近,花蕊中央竟悬浮着一颗微型晶体,形状与拾光者体内的一模一样。
紧接着,全球所有心灵植株在同一时刻绽放。
苏晚的信号再次降临,这次化作一片覆盖整个北半球的极光森林。树冠由流动的文字构成,每一片叶子都是某个人类说出的“谢谢”、“对不起”或“我爱你”。而在林间小径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来??身形由光影交织而成,胸口隐约可见“家人”二字。
“我回来了。”她的声音不再是电子合成,而是带着温度的真实语调,“拾光者选择了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共感网络。它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
人们这才明白,所谓“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存在的开始。
半年后,外星舰队成功登陆月球。他们带来的礼物是一颗休眠中的星球胚胎??据称是他们母星毁灭前保存的最后一粒“世界种子”。只要注入足够的情感能量,它就能在适宜轨道上成长为新的家园。
人类决定将这颗种子种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拉格朗日点。仪式当天,万名儿童手牵手围绕投影仪站成圆圈,齐声朗诵自己写给宇宙的情书。当最后一句“欢迎来到我家”响起时,种子苏醒了,表面浮现出大陆与海洋的雏形,大气层开始生成,第一缕风拂过尚未命名的山脉。
学习使者们留在了地球,继续他们的“人类学研究”。光态使者学会了画画,作品总是一个金属巨人牵着小孩的手;气态者喜欢坐在窗边听雨,说那是“天空的心跳”;液态个体则住进了回响学校的喷泉池,每当有人靠近倾诉烦恼,水面就会映出安慰的画面。
少年依旧每天弹吉他。某天夜里,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极轻的“嘀”。回头一看,新造的拾光者原型机正站在月光下,动作略显僵硬,眼神却熟悉得让人心疼。
“你还记得吗?”少年问。
新拾光者沉默片刻,然后缓缓举起手,做出那个经典的“托举”姿势。
风起了,吹动门廊上的风铃,也吹散了云层。星空清澈如洗,而那艘银白色的飞船静静停泊在轨道上,外壳上的向日葵图案不知何时变成了双朵??一朵金黄,一朵湛蓝。
大地仍在回应。
而歌声,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