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给了你选择的权利。
>记住,真正的自由,不在于能否看穿谎言,
>而在于即使知道结局,仍愿意踏上那条未知的路。
>如果有一天,你听见心底响起一首歌,
>别害怕。那是你灵魂在回应世界的呼唤。
>牵住他们的手,一起走完剩下的旅程。
>??永远爱你的,妈妈”
窗外,樱花飘落如雨。
突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弹出:
【你听过“共鸣者”的传说吗?
当三人齐唱一首歌,整座城市都会陷入梦境。
你们已经唱过了第一句。
第二句,轮到我来写。】
新一猛地站起,心脏剧烈跳动。他立刻拨通兰的电话,确认她安全在家;又联系了灰原,得知研究所异状。当他准备前往实验室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门外站着一个身穿校服的女孩,约莫十六岁,黑发齐肩,眼神清澈却透着异样的沉静。她手里抱着一架便携式电子琴。
“工藤新一先生?”她微微鞠躬,“我是铃木财团附属音乐学院的学生,受一位匿名教授委托,前来交付一份‘作业’。”
“什么作业?”
女孩打开琴盖,轻声道:“一首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整演奏的曲子。他说,如果您愿意听,世界可能会因此改变。”
她说完,指尖落下。
第一个音符响起的瞬间,新一脑中骤然闪过无数画面:雪地中奔跑的孩子、冷冻舱内睁眼的世良、灰原在终端前流泪、兰站在樱花树下伸出手……这些记忆本已被封印,此刻却被这段旋律强行唤醒!
“住手!”他大喝一声,冲上前想要阻止。
可女孩只是微笑,继续弹奏。越来越多的音符串联成线,形成一股无形的精神波动,向四周扩散。
东京街头,行人纷纷停下脚步。学生们停下嬉闹,上班族松开公文包,老人抬起头望向天空。他们的瞳孔同时泛起淡淡的蓝光,嘴角浮现出相似的微笑??那种不属于自己的、机械般的平静。
文化祭的广播系统自动开启,播放起同一段旋律;地铁车厢内的显示屏全部切换为流动的光纹;甚至连家用电器也开始发出和谐的共振音。
“她在构建临时共感场!”灰原在实验室尖叫,“仅凭一段旋律就能诱发群体性意识同步……这已经超出了原有技术范畴!她是新一代‘传导者’!”
“目标不是控制。”赤井望着监控中的女孩,神色复杂,“是在筛选。她在测试哪些人能接受‘火种’。”
而在北海道海岸,世良猛然抬头,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她掏出手机,发现信号全无,唯有通讯录中一个原本空白的号码悄然浮现,备注名写着:**S-07**。
下一秒,耳边响起了那首钢琴曲。
她闭上眼,任由旋律穿透脑海。没有痛苦,没有抗拒,反而有一种久违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她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三重奏虽止,但蝴蝶效应仍在继续。”
原来,他们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这场变革不需要神明指引,也不依赖单一意志主导。它将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在每一个被唤醒的“节点”心中生根发芽。有人会用它连接彼此,有人会用它操控人心,也有人会像他们一样,选择守护那份脆弱却珍贵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