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豪商·女强 > 8090(第22页)

8090(第22页)

如此公私分开,大家住得舒坦,做出来的货也干净清爽,更省心。

最担心的只是护院。

之前那边是有梁鱼、夏生和吴冰夫妻四个人加两条狗,现在是九个人、八条狗,一座山头够用吗?

明月皱眉,问那书吏,“挨着的那座小山包多大?”

对方回道:“不大,也才九十来亩,骑马几刻钟就跑完了。”

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不一样,尤其是靠近城镇的,大多以小山包、丘陵居多,小巧玲珑。

骑马?

明月心头一动,是啊,像以前那样走着确实不成,可如果给所有人配上马呢?一人一马一狗配齐,带着兵器和竹哨子,有什么情况招呼一声,附近的人纵马赶过去也来得及。

况且又有山,无需特意准备草料,日常溜达就能自己吃饱了。

再说了,防护重点仍是扩建后的染坊和住宿区,其余地方最多不过种点瓜果蔬菜,防野兽倒罢了,怕人偷怎得?

这么一想,倒是也能张罗得开。

明月打定主意,花一百四十六两包下了染坊旁的那座小山丘。

那书吏还想怂恿多买,被明月婉拒了。

有多大碗吃多少饭,现在人手不足,买下来也守不住,还平添一段心事。

趁着天暖,山上先扎篱笆、盖房子,染坊旧址同步扩建。

最先拆除、搬走的是伙房,直接在山丘上挨着溪流搭建一座巨大的凉棚就是了,夏天做饭更凉快。

与此同时,旧址篱笆外开始建造新染池,等建完了,旧围墙一拆就好,等于原地不动,平白扩大了一倍。

山上的屋子无需什么花样,明月给足银子,工匠们昼夜不休地干,照这个架势,最迟秋天就能住进去了。

众人一看有大屋子住,分外欢喜,干活更加卖力。

明园里有马夫,原先就是贩马的,如今虽不做了,却还认得不少马贩,帮忙牵线买了几匹中等马来,分与梁鱼等人使用。

众人早年大多在外闯荡,哪怕现在养不起马匹,骑术也还算娴熟,少不得重拾起来。

梁鱼得空便带人操练,还专门针对哨声编了一套简单的讯号,方便日后传递信息。

只是这么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染池增加,产量提升,作为原材料的湖丝有点跟不上了。

明月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崭新的怪圈,像极了“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可转念一想,未尝不是买卖更进一步的证明。

早期染坊所需胚布来源有二,一是徐掌柜亲自带人去湖洲一带收来的成品,二是徐掌柜收来熟丝,在自家织坊里织成成品。

之前做“霞染”时用到的胚布属于市面上常见的厚度,多数织户都做得,可“流霞”所需纱质胚布,却是徐掌柜用自家织机大胆改良后做出的新品,外面少有。

原本徐掌柜家中几经扩张的织坊供应明月绰绰有余,奈何她现在加了两处染池!

明月不想处处受限,干脆拿出一笔银子入股,将织坊相邻的几座屋子买下来,叫徐掌柜夫妻多加织机、多收织工。

第89章

徐掌柜家经多次扩张后的织坊现有织机六十五架,专门根据明月的要求织造各样湖丝,“霞染”所用胚布不过平纹寻常织法,熟练工三两日可得一匹,而“流霞”所用细纱更繁琐些,需得四五日方可得一匹,每月可得纱四百三十五匹上下。

明月对“流霞”纱的产量不太满意。

如今直接与她本人联络的豪客便有五七人,薛掌柜那边更不必说,还有京城的锦鸿看过后也表达了想要的意思,再加上固县、吴状师……明月甚至还想联系下扬州的庞管事。

纱的旺季就那么三两个月,错过今年,谁知道明年客人们是怎样口味?

“根据之前收上来的丝量,”明月飞快地估算一回,“换成纱差不多能做一千匹,怎么折半了?”

“纱不好做啊,非积年经验的熟练织工不可得,那样的人大多被官办作坊拉走了,一时间却去那里寻?”熬了几个大夜的徐掌柜双眼满是血丝,嗓子也有些哑,“霞染用的胚布简单些,月产千匹完全没有问题。”

明月也没料到“扩张”一事说来简单,真操作起来却有这许多琐碎问题,任何一处跟不上都会拖垮全局。

“还有一件事,”徐掌柜的脸色不大好,“今年湖州一带雨水偏少,好些桑树都不怎么挂叶子……”

本地桑叶产量锐减,好多散户蚕农做不下去,坚持做的也只能高价购买外地桑叶。桑叶买卖论“个”,每个二十斤,价格从十文到一贯不等,根据天气、产量、早晚浮动很大。【注1】

而蚕的食量很大,以一筐为例,火前吃叶一个,火后吃叶一个,大眠后吃叶六个,前后加起来少说共一百六十斤。【注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