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也不算偷懒嘛!
“别人家的大管事忙着篡权,你们倒好,一个个的,叫苦连天。”明月笑骂道,“能者多劳,有我看着,你就别想偷懒。”
看看扬州卖染料的,都自立门户了!
说得春枝也笑了,“我哪有那个本事!”
自立门户多熬人呐!
两人笑了一回,明月也觉得拨弄琴弦弄得指头疼,便推到一边,拿出纸笔来同春枝划算。
“那边地皮极大,日后有的施展,不过第一批织工么,约么在三百人左右。”
“三百人的织坊,”春枝不由心惊,“放眼整个杭州城,也不算小了!”
江南织坊遍地,但大多是只有几架织机的小作坊,多的也不过如当初的徐掌柜家那般,有十几、几十架,过百的亦寥寥无几,更别提三百架!
“是啊,大也有大的烦恼。”明月缓缓吐了口气,“眼下高大娘就管着伙房和两座山,来日这些人的衣食也要落在她身上,自然分身乏术。况且账目、人员之流,本也不是她的长项。
至于七娘,朱杏是个不管事的,染坊那边现下也有四十几号人,她一个人又管人,又盘账,又要把控出入货,已是极致。若猛然再加三百人,如何使得?”
只怕立刻就要抱着她哭。
春枝苦了脸,“三四百人,再加我一个也不成啊!”
“哎,哪里就要你们事事亲力亲为!”明月失笑,“之前我问过七娘,也冷眼打量过,颇有几个机灵的,到时候你们总抓总管,下面分成几组往细处管。至于新织坊,三百号人呢,总能有几个带头的……对了,还是一个人管一样的好,回头你管人,七娘管货和账目,我尽量每个月都去一次,镇镇场子,也就没什么疏漏了。”
七娘的好处就是细致、较真,习惯精打细算,又因寻常人家出身,其实并不大擅长管人;
而春枝在讲究吃穿的马家长大,其实有点大手大脚,最擅长不计成本安排人事,叫她管开销出入并不合适。
如此安排,正好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又能各自专注,不必分神。
第138章
明月仍找之前两度乔迁时的那位风水先生帮忙相看日子。
两次按日子乔迁后,事业都更上一层楼,总觉得此人很旺她。
对方捻着山羊须掐算半日,“既是认亲,合着两边属相,九月并没有好日子,最早便是十月初九,再就是十月十六。”
“那就十月初九吧!”还有大半个月,足够两边准备了,明月当即拍板定下,“届时也请您移步,过去吃杯喜酒!”
精通风水之人多六亲缘浅,这位先生亦早年丧父丧母,一生无二无女,十分清苦,倒也爱凑热闹,答应得很爽快。
离开时,苏小郎还说呢,“瞧着越发仙风道骨了,怕不是真有些道行。”
就是买卖总是不大好的样子。
“难得也不贪慕虚荣、大肆敛财,”明月敬佩道,“之前我还说想赠他一处新屋子,他竟不肯受,只说已收了问金,过分贪心会惹得祖师爷怪罪……”
自那之后,明月愈加敬重,逢年过节也派人送些朴素的衣裳和米粮来,那老先生倒不拒绝。
“这几个月我读书,有一句【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想来便是如此了。”明月颇有感触道。
天下之大,多有藏龙卧虎之辈,当真怠慢不得。
这位老先生临水而居,住在城中僻静处,今日明月一行自东南水门坐船来的,出来就能看见莲笙爹在岸边候着。
“东家,直接回吗?”难得进城一次,他就想给女儿捎爱吃的芝麻糖饼,又恐明月随时出来用船,故而不敢离开,只花了几个铜板的跑腿儿钱,叫了个街面上的小子买回来。
明月想了想,“先去孤山食肆看看吧。”
苏小郎闻言瞧了她一眼,没出声。
姓童的该不会真变心了吧?
乡试放榜已过十日,竟一点消息也无。纵然他自己不得空,还不能叫身边的人送只言片语出来么?
在水门排队等候出城时,莲笙爹犹豫再三,将特意多买的那包芝麻糖饼递上来,局促道:“也不知道您爱不爱吃,莲笙,莲笙说年轻姑娘们都爱这个,您别嫌弃……”
托明月的福,他们一家四口都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千万般的想报答,却无从下手。
眼见明月日日忙碌,想来没空琢磨这些街头小吃,莲笙爹不免有点近乎胆大妄为的心疼:她比自家闺女也没大多少呢!
明月一怔,见他粗糙的手都在微微发抖,旋即笑起来,主动上前接过,“多谢费心,正想往嘴巴里放点什么。”
油纸包刚一打开,浓郁的芝麻香混着麦芽糖的香扑鼻而来,“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