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豪商·女强 > 130140(第20页)

130140(第20页)

见她不嫌弃,莲笙爹高兴得脸都红了,亮了,局促去了些,话也多起来,“就,就是吃个香,那伙计说放时候久了就不酥脆了。”

用芝麻混着麦芽糖浆压出来的鸡蛋大小的薄片,并不比指甲盖厚多少。明月就着船上的清水桶洗了手,拿起一片来吃,果然酥脆可口、唇齿生香!

她又分给苏小郎和二碗两片,二人皆赞不绝口。

二碗的眼睛都放光了,还有这种好东西?!回头也买了给娘和夏生尝尝!

苏小郎冲莲笙爹笑,也往他嘴里塞了片,“别光买了旁人吃,你自己也尝尝。”

说曹操,曹操到,一行人有吃有说有笑地去了孤山食肆,明月还没进门呢,就跟正伸头张望的食肆老婆婆对了眼。

老婆婆一见她便欢喜招手,“姑娘,来,快来t呀!有你的信!”

过去几日,她一直跟老头子嘀咕,说这姑娘可怜,那后生可恶云云,不曾想今儿就有书信来了!

老头子还不服气,“万一是诀别呢?”

老婆婆嗤之以鼻,顺手往他身上拍了两把,“你个晦气的老糊涂,若果然心狠,就此去了便是,何必多费唇舌?”

还有什么比悄无声息的离开更决绝的呢?

好厚的一封信!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明月不禁涌起一点夹杂着急切的好奇,很想知道童琪英到底写了什么。结果一抬眼,就见两位老人家边忙活手中营生,边偷偷往这边瞟一眼,再瞟一眼。

人上了年纪,难免有点闲。

明月:“……”

算了,回去看吧。

她到底没忍到家,上船后就拆开看了。

竟是一份童琪英亲手编撰的七弦琴入门手法,图文并茂,附赠一首极短的简单小调,各处难点都清晰地标记出来。

真正倾诉的信纸只有两张,上以蝇头小字细细说了他这几日的行程,又诚恳地表达了不能亲手教导她弹琴的遗憾,末了还十分亲昵地表达了厌烦和厌倦:“几度欲走,无奈强留”“聒噪如蝇,群鸦乱耳,不如归去……”

遣词造句十分诙谐,乃至锋利,种种场景跃然纸上,明月几乎立刻就能想象出那些画面,眼中不由泛起笑意。

苏小郎一直偷眼瞧着,待明月将那两页信纸看了两三遍,终于忍不住酸溜溜道:“他说什么了?”

“不过是些应酬的话,”明月笑道,“另外,下个月他就会启程北上。”

“北上?”苏小郎一怔,“要应开春的会试么?”

若真能中,二十岁的进士可了不得!

明月摇摇头,“去国子学读书。”

因这几年频频接触读书人、仕人,明月专程去了解了许多细节,知道举人、进士也分三六九等。

以进士为例,一甲三人直接授予京官,如无意外,终身无需外放,起点就是多少读书人终生难以企及的终点。

二甲头名与探花一名之差,却要先熬三年,幸运的,三年后达到同科一甲三人的起点;不走运的,要跌入六部之中轮转……

至于三甲同进士,就更难了,外放都未必轮的上。

而童琪英为杭州府第七名,全国共有府城十余座,纵然江南才子众多、文气纵横,想以此进军三鼎甲,也非易事。

另外,官场中论资排辈尤甚,出身门第只是敲门砖,可步入官场之后,能不能取得官家、上官的信任,委以重任,年龄、资历亦是重中之中。

举人之前,过分年轻是助力;

举人之后,过分年轻却可能成为阻力。

正如卞慈,若非吃了太年轻的亏,何至于终年以码头为家!

所以在明月看来,童琪英进京求学实属意料之中。

“可这么一来,您就不能时时同他相会了!”苏小郎急道。

他心中既有可耻的庆幸,又觉得惋惜,因为他看得出来,至少目前为止,童琪英待东家是真心的。

倘或真去了京城,隔着天南海北,那边又有那么多达官显贵,他一个名门出身的年轻未婚举人,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有童老头儿严防死守,近在咫尺又如何?”明月啧了声,照样看得见,吃不着!

反倒是离开杭州老巢,童老头儿鞭长莫及,他们行事更肆意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