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宣传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情感陷阱”专题的资料也在筹备中。
事务所难得度过了几天相对平静的日子,张小蛮甚至有时间把积压的案卷好好归档整理了一下。
然而,平静总是短暂的。
这天上午,一位满面愁容、提着个旧公文包的中年大叔,在事务所门口徘徊了好几分钟,才像是下定了决心般推门进来。
(大叔内心:这律师看着太年轻了…能行吗?可我这事实在是没处说理去了…)
“请…请问,张小蛮律师在吗?”大叔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和一丝疲惫。
张小蛮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我就是,先生您请坐,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大叔拘谨地坐在沙发边缘,双手紧紧抓着膝盖上的公文包。
“我姓赵,赵建国。”他自我介绍道,“我…我可能遇上骗子了,房子…房子都快要不回来了!”
(赵建国内心:一辈子的积蓄啊,可别打了水漂!)
房子?张小蛮立刻提起了精神。
李玥也放下手机,好奇地望过来。林薇则默默打开了录音笔(征得同意后)。
“赵大叔,您别急,慢慢说,怎么回事?”张小蛮给他倒了杯水。
赵建国叹了口气,开始讲述他的糟心事。他在老城区有套闲置的老房子,地段不错,但房子本身有些年头了。
半年前,他通过一家名为“安居客”的中介公司,把房子租给了一个自称是“海归精英”、在某外企做高管的年轻男人,叫李明(化名)。
这个李明谈吐不凡,对租金要求很爽快,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年付”,唯一的要求是希望赵建国允许他对老房子进行“必要的翻新和智能化改造”,费用他自己承担,只求住得舒服。
(赵建国内心:当时觉得这租客条件这么好,又愿意自己出钱装修,简首是天上掉馅饼!)
赵建国看对方条件好,又愿意长租且年付,没多想就同意了,并通过中介签了正规的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三年,租金年付。
李明果然很爽快,当场就通过手机银行把第一年的租金打给了赵建国。
随后,李明就拿着钥匙开始“装修”了。
起初一切正常,李明还时不时给赵建国发些“装修进度”的照片,看起来确实是在认真弄房子。赵建国也就放了心,没再多管。
(赵建国内心:谁承想那照片可能都是假的!)
问题出在两个月后。
赵建国偶然路过老房子,想看看装修成什么样了,却发现门口挂着陌生的公司牌子,里面也完全变了样,被隔成了好几个小单间,看起来像个群租房!
他进去一问,里面住的几个年轻人说,他们是从一个叫“快租”的平台租的房子,签了半年的合同,租金都交给平台了!
赵建国懵了,赶紧联系租客李明,结果电话打不通,微信也被拉黑了。
他找到当初那家“安居客”中介,中介也一脸无辜,说他们只负责牵线,后续的事情他们不管,而且李明留的身份信息经过核实(当时看是没问题的),现在人也找不到了。
(中介内心:这种纠纷最麻烦,能推就推,反正中介费早到手了。)
赵建国又急又气,跑去房管局、派出所都问了,但这种事处理起来流程复杂,一时半会儿也没结果。
那个“快租”平台更是推诿扯皮,声称他们也是从“房东”李明那里租来的整房,属于“二房东”和租客之间的纠纷,与他们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