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福把流民老奶奶送的陶碗擦得锃亮,摆在杂货铺柜台正中央,旁边还放了一小束干花——是艾拉从城郊采来的野菊,晒干后能放半个月。他盯着陶碗琢磨:这碗虽然不值钱,但摆在柜台当“吉祥物”,能让来买东西的冒险者觉得铺子有人情味,说不定能多赚几个铜板的“印象分”。
“老板,城防队的李队长来了,说要跟您谈下个月的装备维修订单。”阿木端着刚磨好的铁剑从后院走出来,身上穿着新缝的棉衣,袖口还绣了个小小的兔子图案——是他自己偷偷绣的,说是“沾点老板账本里的喜气”。
王阿福赶紧把账本合上,起身迎出去。李队长穿着银色盔甲,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十几把磨损的长剑:“阿福老板,下个月城防队要加强巡逻,装备损耗肯定大,想跟你定个长期维修协议,每月修五十把剑,给你一百五十银币,怎么样?”
王阿福心里飞快算账:之前每月修三十把剑给九十银币,现在五十把给一百五十银币,单价从三银币降到三银币,看似没涨,但量大了能摊薄成本——比如买铁矿可以批量采购,比零售便宜一成,木炭也能多囤点,算下来每月能多赚十五银币。而且长期协议能保证稳定收益,比零散订单靠谱多了。
“李队长爽快,我也不绕弯子。”王阿福笑着递过一杯麦酒,“每月一百五十银币没问题,但我有个条件——城防队巡逻时要是遇到城郊草药田有魔兽捣乱,帮着清一清。现在草药价涨了两成,我自己采太危险,雇冒险者又贵,你帮我这个忙,我以后给城防队修装备时,多送五瓶初级治疗药水,算‘附加福利’。”
李队长眼睛一亮:“行!就这么定!草药田的事我记着,每月月初我让人把坏装备送过来,你按时修好就行。”
送走李队长,王阿福立刻翻开账本,在“城防队订单”那页写下:“每月五十把剑,一百五十银币,附加条件:草药田护航+五瓶药水(成本十银币),净赚一百西十银币——长期稳定收益,记‘战略合作’。”
刚写完,门外就传来一阵“叮当”的铜铃声,是卖煤的老周推着板车路过。老周裹着破旧的棉袄,脸冻得通红:“阿福老板,要不要囤点煤?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再过半个月煤价肯定涨,现在买一百斤只要五银币,划算!”
王阿福摸了摸柜台后的暖炉,里面的炭火快灭了。他心里一算:铺子里有六个工匠,加上自己和队友,每天要烧五斤煤,一个冬天按三个月算,得西百五十斤煤。现在买西百五十斤只要二十二银币五十铜板,要是等涨价再买,最少得三十银币,能省七银币五十铜板——这钱够给工匠们买两斤肉改善伙食了。
“老周,给我装五百斤煤,送后院去。”王阿福掏出五个银币定金,“剩下的钱等卸完货再给你。对了,你知道流民区的人冬天怎么取暖吗?我看他们连像样的棉袄都没有,别冻出病来,到时候没人帮我采草药。”
老周叹了口气:“还能怎么过?捡点树枝烧火,实在冷了就挤在一块取暖。前几天我送煤路过,看到有个小孩冻得发烧,连瓶治疗药水都买不起。”
王阿福心里一沉,手指无意识地着账本边缘。他想起自己刚穿越时,在下水道冻得瑟瑟发抖,要是没人给块黑面包,早就饿死了。现在赚了点钱,要是能帮流民区的人过冬,既对得起那只陶碗,又能让他们开春后继续帮自己采草药、收集魔晶碎片——这是“长期人情投资”,比单纯赚钱值。
“老周,你送煤的时候,帮我带个话给流民区的张大叔。”王阿福从钱袋里掏出二十银币,“就说我这儿有个活——帮我把后院的木材劈成柴火,劈一百斤给五十铜板,还管一顿热饭。让身体好的流民都来,越多越好,劈好的柴火除了我自己用,剩下的低价卖给他们,五十铜板一百斤,比外面便宜一半。”
老周愣了一下,随即竖起大拇指:“阿福老板,你这是积德行善啊!我这就去传信,保证让他们都来给你干活。”
下午,流民区的张大叔就带着十几个精壮汉子来了,手里还拿着斧头和锯子。王阿福把后院的木材堆指给他们看,又让老陈煮了一大锅麦粥,还蒸了二十个黑面包:“大家先吃饭,吃饱了再干活,别累着。劈柴的时候注意安全,要是伤了手,我这儿有治疗药水,免费给你们用——但尽量别伤,药水也花钱买的。”
汉子们一边喝粥一边道谢,有个叫大牛的年轻人吃得最快,放下碗就拿起斧头劈柴,“砰砰”的声音震得后院的木架都在响。王阿福蹲在旁边记账,看着柴火堆越来越高,心里却在算另一笔账:二十银币雇人劈柴,虽然短期花了钱,但能让流民们冬天有活干、有饭吃,开春后他们肯定愿意帮自己采草药、守矿脉,相当于“提前储备劳动力”,比雇陌生人靠谱多了。
“老板,您看我劈的柴够不够整齐?”大牛扛着一捆柴火走过来,脸上沾着木屑,“我以前在村里就是樵夫,劈柴又快又好,您要是觉得行,我以后天天来,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王阿福看着大牛手里的柴火,每根都劈得粗细均匀,比自己雇的工匠劈得还好:“行!你以后就来帮我劈柴,每天管两顿饭,再给你三十铜板工钱——你劈的柴能省我不少事,值这个价。”
大牛激动得搓着手:“谢谢老板!我一定好好干,以后您家的柴火我包了!”
傍晚的时候,莉娜从公会回来,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阿福,公会刚贴了公告,下个月要举办‘冬日冒险者交流会’,邀请各地的冒险者来主城交流经验,还会拍卖稀有装备和魔晶。好多商贩都想在交流会期间摆摊,咱们要不要也去占个位置?”
王阿福眼睛一亮:“交流会!这可是‘赚钱好机会’!冒险者多了,药水和装备的需求量肯定大,咱们摆摊卖货,再搞个‘维修优惠’——修装备打八折,买药水满五送一,肯定能赚不少。对了,摊位费多少钱?”
“公会说,老商户优先选位置,摊位费二十银币,能摆三天。”莉娜把公告递给他,“我看了下地图,最好的位置在公会门口,人流量最大,但得提前预定,明天就截止。”
王阿福立刻掏出钱袋:“二十银币就二十银币,明天一早就去预定。你再去准备点‘特色货’——比如把咱们修过的二手装备擦亮点,贴上‘城防队同款’的标签,能多卖两成价;魔晶碎片也装成小袋子,十个铜板一袋,卖给新手冒险者当‘练手材料’,薄利多销。”
艾拉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十几只冻硬的火焰兔:“我刚才在城郊遇到个猎人,他说冬天火焰兔的皮毛厚实,能做保暖手套,肉也比夏天香,十个铜板一只,我买了二十只,咱们留着自己吃,剩下的卖给交流会的冒险者,肯定受欢迎。”
王阿福拿起一只火焰兔,掂量了一下:“这兔子不错!皮毛做手套,一只手套能卖五十铜板,二十只兔子能做二十副,赚一千铜板;肉烤着卖,一串五个铜板,一只兔子能串十串,二十只就是两百串,赚一千铜板——成本两百铜板,净赚一千八百铜板,合十八银币,划算!”
晚上,铺子里的人都在忙:老陈在厨房烤火焰兔,香味飘得整条街都能闻到;阿木在缝手套,手里拿着针线,把火焰兔皮毛缝得整整齐齐;格雷和艾拉在整理要摆摊的装备,把每把剑都擦得发亮;莉娜在写价格牌,还在上面画了可爱的小图案,说是“吸引女冒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