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群鬼才啊,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玩意儿比论语带劲多了。”
楚林天笑着摇了摇头,伸手点击打开评论区。
(评论:“孔子在世,天下尚讲礼义春秋;孔子一走,立马开启战国七雄混战模式。现在知道孔子的含金量了吧?〔狗头保命〕”)
汉唐至明清的史官们集体嘴角抽搐,毛笔“啪嗒”掉在地上:
“等一下,春秋战国的分界,是这么划分的吗?!”
“战国的开端,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与夫子仙逝相差了起码上百年。这也能强行关联上吗?”
角落里的老史官捂胸口深呼吸:“这届后人,是懂划分的。。。。。。”
“就是如果他们可以不划分的话,老夫会更开心。”
(评论:“老子对孔子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这句话真正的解释是,“你那3000弟子弱得就像水一样,就算你有3000人,我也能在他们的阻拦下,将你开瓢。”
孔子一听这话,顿时就不服气了。把“德”背一开,天地为之变色。
老子也是不甘示弱,周身衣袍应声震裂,全身的肌肉隆起,竟隐隐勾勒出一个“道”字!
那一战,打得山河摇动、日月无光,圣贤对决,恐怖如斯!
但可惜孔子还是棋差一招败下阵来,老子在这场对决之后,更是领悟出了《道德经》,实力更上一层楼。)
(追评:“我不服,为什么孔子打不过老子?让他们再比一场,我要亲眼见证。”)
(评论:“孔子周游列国,唯一服气的就是老子。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因为老子不服,那孔子就得服。”)
“老夫的《道德经》可不是这么来的,而且老夫的身上可没有刻着一个‘道’字。”
老子无奈的摇了摇头,也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田间老农咂咂嘴。“看来孔圣人要周游列国,不仅仅是要宣传他的学说,还要武会友?”
“看来光读书不行,还得有点力气,不然连老子都打不过。”
儒家学者:这下子连《道德经》都有点无法首视了,后世子孙你们还是饶了这二位圣人吧,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当个文化人不好吗?
(评论:“众所周知:仁,是一门将人“一分为二”的古武术;义,是一套将对方脑袋捶进胸腔的拳法;礼,是一种让人‘心甘情愿’跪在你面前的手段。”
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有半部是《抡语》!”)
儒家学者:我真是谢谢你啊,你竟然还给我留了一半,哈哈哈。
“嘎嘣”,应该不是有人把牙齿咬碎了吧?
天幕之下
一位年轻学子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原来如此,我悟了!圣人的教诲,从来就不是软绵绵的道德文章,而是强者的生存法则,我们之前都读错了!”
他旁边的同窗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疯狂摇晃。
“林兄!你醒醒,你悟了什么东西你就悟了?!”
“你那眼神不对,那是圣贤书,不是武功秘籍,你个混蛋,快给我清醒一点啊!先生知道了会气晕过去的!”
那位“悟了”的学子甩开同窗的手,神情坚定的开始收拾书箱。
“李兄,无需多言!以前我们只知道死读书,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看看我们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这还怎么匡扶天下?”
“从今日起,我也要当一个文武双全的君子。我这就去外面先跑二十圈,强健体魄,才能参透圣人之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身!”
他说完,不顾身后同窗,“你快回来!那‘抡语’是假的啊!”的绝望呼喊,毅然决然地朝着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