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权力巅峰:我的接班之路 > 第49章 象牙塔里的担忧(第1页)

第49章 象牙塔里的担忧(第1页)

老旧小区供暖的问题刚铺开摊子,教育领域的麻烦事就像商量好似的,一股脑涌到了林峰面前。同时,他和孟部长进行沟通,决定把孟婉清正式调过来。

这天下午,林峰正在看供暖改造的进度报告,秘书小陈敲门进来,脸色有些为难:“书记,信访局的李局长想跟您汇报个情况,说是……关于大学城那边学生家长集体反映的问题,比较急。”

林峰从文件里抬起头:“让他进来。”

信访局老李是个实在人,进来也没多客套,首接打开文件夹:“书记,最近我们接到不少反映,主要是关于大学城里那两所民办高校——东海理工学院和滨海商贸学院。集中问题有几个:一是学费年年涨,比公办高校贵出一大截,很多家庭吃不消;二是学生反映教学条件差,老师流动性大,有些课程开不出来;三是最近有传言说学校资金链紧张,教职工工资都拖欠了,家长们担心学校办不下去,孩子没学上。”

林峰眉头皱了起来。大学城是庄海的一块招牌,也是他规划中“科教兴市”的重要支点,要是这里出了乱子,影响的可不只是几个学生。

“具体什么情况?核实过没有?”

“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下,情况基本属实。”老李递上几份材料,“东海理工的学费一年接近三万,滨海商贸也要两万五,这对普通工薪家庭压力很大。教学条件方面,学生们反映实验设备老旧,计算机房里的电脑还是五六年前的配置。至于拖欠工资……我们侧面了解,东海理工确实有两个月没发齐老师的工资了。”

正说着,办公室门又被轻轻敲响。孟婉清拿着一份报告站在门口,看到里面有人,正要退出去,林峰叫住了她:“婉清,你来得正好,这事跟改革办也有关系,一起听听。”

孟婉清走进来,安静地坐在一旁。她今天要去大学城做个调研,正好也听说了些风声。

林峰沉吟片刻,对老李说:“这样,你们信访局继续关注,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安抚工作。这事我来处理。”

老李走后,林峰看向孟婉清:“你怎么看?”

孟婉清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语气平和却一针见血:“这不是孤立事件。我调研时也注意到了,这两所民办高校当初是趁着高校扩招的东风建起来的,先天不足。举办方实力有限,主要靠学费滚动发展,资金压力大,只能高收费、低成本运行。现在生源竞争激烈,他们的办学质量跟不上,恶性循环,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也就是说,这不是简单管理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林峰若有所思。

“可以这么理解。”孟婉清点点头,“单纯要求他们降价或者改善条件,恐怕难以根治。他们的举办方现在怕是也有苦说不出。”

林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忽然停下:“既然民办办不下去,那我们接手怎么样?”

孟婉清微微一愣:“您是说……‘民改公’?”

“对!”林峰眼神锐利起来,“与其让这两所学校半死不活地拖着,最后坑了学生,不如由政府接手,纳入公办体系。这样既能解决学费高、质量差的问题,也能优化我市的高等教育布局。”

孟婉清迅速在心里盘算着:“这是个思路,但难度不小。涉及资产清算、人员安置、财政投入,都是硬骨头。省里和国家的政策是否允许,也需要研究。”

“再难,也比让几千学生没着落强!”林峰下定决心,“这样,婉清,你牵头,组织教育局、财政局、法制办,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先做个全面摸底和可行性研究。要快,但要稳妥,尤其是摸清这两所学校的真实家底和债务情况。”

“好,我马上落实。”孟婉清合上笔记本,雷厉风行地起身。

“还有,”林峰叫住她,“注意方式方法,暂时不要大张旗鼓,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先从研究和沟通开始。”

孟婉清离开后,林峰坐回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供暖问题还没解决,教育领域又冒出这么个大难题。他拿起电话,接通了教育局局长张海洋。

“海洋同志,大学城东海理工和滨海商贸的情况,你清楚吧?”

电话那头,张海洋的声音有些紧张:“书记,我正想跟您汇报……”

“不用汇报了,”林峰打断他,“从现在起,成立一个工作组,你配合孟婉清同志,把这两所学校的情况彻底摸清楚。记住,要实事求是,特别是债务和资产情况,不能有半点水分!”

挂了电话,林峰走到窗前。雨后的大学城方向,隐约可见几栋教学楼的轮廓。那里本该是求知的神圣殿堂,现在却成了许多家庭烦恼的源头。

他知道,“民改公”这条路绝不会平坦。资本的纠葛、人员的安置、巨额的投入,每一步都可能踩雷。但想到那些为高昂学费发愁的家长,那些在陈旧教室里读书的学生,还有那些被拖欠工资的老师,他更加确信,这件事必须做,而且必须做成。

庄海的发展,不能只有高楼大厦和经济增长数字,更要有让普通百姓感到安心和希望的教育与温暖。这象牙塔里的烦忧,他管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