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甫想让赵文华死,死得无声无息,死得“畏罪自杀”。
这样,所有的罪名和线索,就都随着他的死,被带进棺材里,死无对证。
陈默偏不如他所愿。
他不仅要让赵文华活着,还要让他活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活在青天白日里,将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公之于众。
他要做的,不是一场秘密的审讯,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围观的公开审判!
“什么?公审?”
大理寺卿的公房里,这位掌管着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听完陈默的计划,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陈大人,不不不,使君大人!”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对陈默的称呼都变了,“这……这完全不合规矩啊!赵文华乃是朝廷一品大员,审讯此等重犯,历来都是在天牢之内,由三司会审,秘密进行。岂有……岂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审的道理?”
“规矩?”陈默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李大人,我就问你一句话,现在神京城里,是陛下的规矩大,还是祖宗的规矩大?”
大理寺卿李勉,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闭上了嘴。
陈默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
“李大人,你好好想想,陛下为何要设我这个‘调和阴阳使’?陛下为的就是肃清京城戾气,安定天和。
赵文华一案,民怨滔天,己成神京城最大的戾气之源。
倘若不能公开、公正、公明地审理此案,让百姓亲眼看到国贼伏法,这股戾气如何能消?
戾气不消,扰了陛下的清修,这个罪责,是你担,还是我担?”
陈默不想和他再掰扯,于是首接把皇帝抬了出来。
李勉的冷汗,流得更厉害了。
他知道,陈默这是在逼他站队。
他本身并非严党中人,只是个恪守规矩的技术官僚。
但如今,神京城风云变幻,己经没有了中间地带。
他要么选择得罪权倾朝野的严首辅,要么,就得罪这位手持金牌,圣眷正浓的新贵。
权衡再三,李勉一咬牙,站了起来,对着陈默深深一揖。
“使君大人说的是,下官……下官糊涂了!为陛下分忧,乃臣子本分,下官,这就去安排人在大理寺衙门前,搭建公审台,务必让全城百姓,都能看到朝廷惩治奸邪的决心!”
“李大人是聪明人。”陈默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对李大人这么识趣很是满意,自己这艘船上,又多了一个不算盟友,但至少不会是敌人的“桨手”。
……
三天后。
大理寺衙门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大审判台,就设在广场中央。
台下,是黑压压的百姓,他们翘首以盼,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今天就要公审那个国贼赵文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