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记载来看,他在香港等处派有大量探子,收集情报。}
{情报数量非常之多,可是他不会用国际战略的眼光去分析,仍用陈腐的观念去判断。}
{他最信的情报有四:一是英国女王的“国书”已经送到香港,令“中国事宜务使好释前嫌”,“毋得任仗威力,恃强行事”。}
{二是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得大败,赔俄国军费七千八百余万两,因而要求入城,每日在城内、城外各收地租一万两,另每日收货税一万两,合计每月收银九十万两。}
{英国又因镇压印度土著士兵起义,财用耗尽,军饷都不出来了。}
{三是额尔金在镇压士兵起义之中被打得大败,陆路奔逃,被士兵追击到海边,适遇法国军舰经过,连开数炮,吓退追兵,额尔金幸免于难。}
{四、法国国王在葛罗临行时指示,中英交战,法国“只在守约通和,不准助势附敌”。}
{所有这些,都是子虚乌有之事。}
{凭借着这些情报,叶名琛气壮如牛,认为额尔金的最后通牒是英方寻求改约不成后的“求和”行动!其目的是想讹一些银子。}
{真不知叶名琛是从哪里弄来这些情报的,或许他的探子都是送假情报的双重间谍?}
{以及推人,站在大清角度:强藩和前朝皇帝联手作乱,就好比那南明朝廷联合三藩,这可比长毛厉害多啦。他英夷不得脱好几层皮。}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觉得大清上下全是“人才”
“诸卿,谁能予朕解惑?”
“对方不远千里,行军舰与港口。”
“他是怎么认为对方只是过来要钱的?”
众人也面面相觑。
“可能……是把西夷当成匈奴处了吧?”
众人细想一下……
还真莫名符合几分情理啊!
刘宏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都打成那副鸟样了?”
“犊裤都输没了?”
“还对标匈奴呢?”
“朕想着他们也没长城浮于海上啊?”
众人也不知怎么接这话。
大清……挺神奇的不是吗。
……
【十天的期限过去了,英、法并未进攻。】
【十一月初九(12月24日),中方收到英、法的照会,声称已将事务移交给军方。】
【同日,英法海陆军总司令亦出照会,限两天内广州清军退出九十里之外,叶名琛仍复照拒绝。】
【两天的期限又过去了,英、法仍未攻城。】
【叶名深以为英、法不过是虚辞恫吓而已,更兼他好扶乩,这两天的谶语无不大吉大利。】
【天意实况都在告诉他,最难过的一段日子就要过去了。】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现在恨得咬牙切齿。
胤禛默默低下头。
“以后谁在敢言谶纬之事,朕砍了他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