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雍正时期
弘历偷偷用余光瞟着。
雍正脸色黑。
“确实误人……”
……
【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二日(1857年12月27日)在收到额尔金最后通牒的第十五天,叶名琛兴致勃勃地给咸丰上了一道长达七千余字的奏折,声称“英夷现已求和,计日准可通商”】
【表示要“乘此罪恶盈贯之际,适遇计穷力竭之余”,将英方的历次要求“一律斩断葛藤,以为一劳永逸之举”】
【这一份奏折整整在路上走了二十一天。】
【咸丰七年十二月初三(1858年1月17日)咸丰收到此折,心中悬虑甚久的中英争端,竟能得到如此圆满的结局,心中大喜。】
【当日出的谕旨道:
“叶名琛既窥破底蕴,该夷伎俩已穷,俟续有照会,大局即可粗定。务将进城、赔货及更换条约各节,斩断葛藤,以为一劳永逸之举。”】
……
大宋·真宗时期
“欺上瞒下不奇怪。”
赵恒奇异的看着天幕。
“但集权如此还被骗的这么惨……真是匪夷所思。”
刘娥一手托着腮,一手手指划着酒杯杯口,慵懒道:
“局势那么坏,若不行欺瞒延宕之术,哪一位官员都不可能混下去。”
“越是集权的厉害,越要骗的厉害。”
“反正只要结果是好的不就行了?”
“可惜啊,一颗活心用错了地方。”
……
【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三(1857年12月28日)即叶名琛上奏英方技穷的第二天,英法联军以战舰二十艘、地面部队五千七百余人进攻广州。】
【叶名琛依旧镇静地在署内寻检文件,并声称:“只此一阵子,过去便无事。”】
【十四日(29日)英法联军攻入城内,广州城陷。】
【逃难的市民挤满了街道,叶名琛仍居住在城中,并不避逃。】
【对于部属各种议和的要求,他仍坚持不许英人入城之定见,只同意给一些银子。】
【咸丰七年十一月二十一(1858年1月5日)英法联军搜寻广州各衙门。】
【叶名深住在左副都统署之第五院,敌军第一次来搜,未至第五院,家丁劝其赶紧离开,他仍不肯。】
【不久敌军复至,将其捕去,送上英舰。】
【直至此时,他仍保持钦差大臣的威仪,准备与英、法专使进行面对面的谈判!】
【此后,他被送往印度,仍以“海上苏武”自居,三个月后客死于加尔各答威廉炮台。】
【咸丰七年十一月二十三(1858年1月7日)以广州将军穆克德讷为的广东全体高级官员联衔上奏,报告广州城失陷的消息。】
【十二月十三(1月27日)这份奏折送到了御前。】
【十天前刚刚看过叶名琛大报平安的咸丰,闻广州又来奏折,以为有了上好消息,哪知竟会出此等事情,头脑一下子转不过弯子,用朱笔在该折尾写了几个大字。】
【览奏实深诧异!】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