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靖难攻略 > 第366章 此子类父(第3页)

第366章 此子类父(第3页)

七月初七,在天下人都忙着庆祝七夕的时候,身为监国的朱高煦却坐在一处宫殿内,拿着刚刚送到的加急圣旨感叹着。

至于后人会不会放弃西域,这点朱高煦就很难预测了。

“这地方就留给阿力台和鞑靼残部了,没有足够的草场,他们也没办法抵抗瓦剌东侵。”

朱瞻壑走到桌案旁,拿着短弓就要跳上朱高煦的怀里。

“中线已经从松潘修到了德格,南线和北线因为人口稀少,进度缓慢。”

也在朱棣的安排下,海喇儿千户所的厚厚草甸被掘开,一条条简单的土壑被掘成条条框框的模样,等待来日水泥运送此地后,经过垒砌,将土壑修建成一条条水渠,以此灌溉当地的耕地。

瞧着消瘦不少的徐皇后,朱高煦有些心疼道:“等爹回来,见到娘你这样子,恐怕要把我骂的狗血淋头。”

不过历史上明军都是从开平卫由南向北的北征,而这次却是从镇虏卫由东向西的西征。

朱棣说着季节问题,又开口道:

算起来,此时漠北和漠西依旧有六七十万蒙古人,能拉出八九万兵马,比起战前能拉出十一二万的兵马削弱了太多。

朱高煦有想过朱棣此次北征的战果会很大,毕竟火绳枪和加农炮搭配王义、朱能这群历史上没有的稳妥帮手,战果扩大是很正常的,只是他没想到战果会这么大。

大明只要阿力台称臣,但瓦剌可就没那么好心思了。

这东西跨度虽然有近两千里,但按照这次明军的北征情况来看,只需要在海喇儿千户所站稳脚跟,在海喇儿千户所囤积二十万石军粮和足够的豆料,那明军可以征调民夫前往饮马河中游扎营,然后补给骑兵一个月的军粮、马料来对漠西进行打击。

“当然!”朱瞻壑拔高声音,然后看着圣旨上内容,对于一些生僻字就询问,不多时就了解了上面的全部意思。

“再等一个时辰吧,你若是饿了,便先去春和殿寻你娘亲先吃顿饭。”

由于增加了鞑靼本部这二十余万人和百万牲畜,因此原本足够大军数月之用的粮食,只足够维持两个月。

“这个说不准。”莫名被拍了马屁,朱高煦心情还挺不错,可不曾想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听到朱瞻壑道:

“日后等我长大,也要和爹一起上战场,做一个和爷爷、爹伱们一样的马上天子!”

乾隆打准噶尔时,走北路草原的军队反倒是没什么问题,倒是走南路的军队差点因为补给而覆没。

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那就很难再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漠北的局势也就这样了,具体还会有什么变化,得根据具体来看。

路线改变之下,等阿鲁台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办法像历史上一样逃往飞云山和飞云壑了,只能向着北山壑遁逃。

亦失哈解释着青藏驿道的情况,朱高煦闻言颔询问道:“侯显眼下常驻喇萨,西番之地的情况,让他多加注意。”

待朱瞻壑和太监离去,朱高煦才开口询问道:“西番之地的驿道修建如何,情况如何?”

朱棣先询问逃走阿力台的情况,朱能闻言也作揖道:

“老头,这配置倒是让你舒服了。”

漠北局势变了,本雅失里没有了阿鲁台杀鬼力赤这件事情,想要轻松进入漠北,取代鬼力赤成为大汗就困难了。

“这样的好消息,你怎么愁眉不展的?”

“算是本朝自岭北之役后最大战果了。”朱高煦毫不吝啬的吹嘘着自家父亲的功绩,朱瞻壑听后也道:

“爷爷都能打出这样的战果,那爹您肯定能打出更大的战果吧?”

“对了……”朱高煦想到了南边的事情,询问道:

朱高煦现在二十八岁,三十年后就是五十八岁,如果他能活到那个时候,则是可以利用东察合台汗国的内斗而占据西域,即便他不能,也能培养朱瞻壑拿下西域。

“那我出去射箭等您一起吃饭。”

朱瞻壑不知道朱棣此战的战果到底算不算大,故此询问着。

在没有火车的这个时代,依托河流而走两千里路,可比水源稀少的一千二百多里路简单多了,即便这些河流无法通航大船,但起码军队不缺水源。

“一旦有土司想要叛乱,不用考虑,直接镇压。”

“我没听到。”朱瞻壑诡辩着,同时从朱高煦怀里跳下。

朱高看向一旁,只见那里坐着比较年初消瘦许多的徐皇后。

“这阔滦海子虽然不错,但距离镇虏卫开辟的官道太远,俺准备在出驿道不远的地方设置一个千户所,大军与民夫这两个月趁着入冬,用驯化的挽马加急开垦些耕地,再从镇虏卫弄来些水泥,在哪里筑一座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