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创造了可能性的空间。左侧圆代表物理现实,右侧圆代表想象世界,而它们的交集就是人类独有的创造领域,AI可以组合已有元素,但永远无法真正踏入这片交集地带。”
随着讲解的深入,楚衍列举了一系列意识赋予人类的独特能力。
对未来的焦虑带来的前瞻性规划,对死亡的认知催生的文明构建,自我怀疑产生的迭代进步。
每个观点都配有严谨的神经科学证据,却又饱含哲学深度。
“最神奇的是元认知能力。”
“普通认知是思考问题,元认知是思考如何思考问题,这种自我观测的递归特性,是任何算法都无法真正模拟的。”
楚衍严肃的说道。
“但认知觉醒并非只有光明面,认知就像操作系统,每个版本都有其承载极限。”
正当观众沉浸在这些洞见中时,楚衍突然话锋一转。
“普通人的认知就像这个分形的早期迭代,结构简单但稳定觉醒后的认知则像高阶迭代,精美绝伦却濒临混沌边缘。”
“这就是认知过载的危险,当你理解的维度超过神经结构的承载能力。。。…”
“轻则产生解离性障碍,重则彻底失去现实锚点“”历史上那些疯狂的天才,很多都是认知突破临界值的牺牲品。”
楚衍做了个爆炸的手势。
“确切地说,是认知维度突破后无法建立新的稳态。就像量子计算机如果突然被置于经典环境中,会立即退相干一样。”
弹幕中有人提到【精神分裂症】,楚衍点头补充。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必追求极致的认知觉醒。”
“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甜蜜点,足够开阔以看到更多可能,又足够稳定以保持功能完整。”
“健康的高阶认知者会表现出独特的α-γ波耦合模式,这是扩展与稳定达成平衡的标志,既保持叠加态又不失相干性。”
楚衍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
他轻轻闭上眼睛,整理脑海中那些超越语言维度的思绪。
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直播间里的观众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让我们从退相干说起。”
他的声音忽然沉了下来。
“你们知道为什么量子态在被观测时会坍缩吗?因为观测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认知介入的过程。”
“而人的意识,本质上就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观测系统。”
【听不懂。】
【巧了,我也听不懂。】
弹幕中飘过一片哀嚎。
但楚衍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继续沿着这个危险的思路深入。
“佛家讲'无我',道家说'坐忘',这些古老的智慧其实都在描述同一种认知状态,暂时关闭那个名为'自我'的观测系统。”
“想象你的大脑是一个量子场,每个念头都是一组叠加态。日常认知就像持续不断的观测行为,迫使这些量子态坍缩成确定的'现实'。而当你达到'无我'状态时,所有的可能性同时存在,所有的维度同时展开。”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却越来越有穿透力。
直播间的人数在疯狂上涨,但互动却越来越少。
大多数观众已经被这个过于超前的理论震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