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元春不干了[红楼] > 110120(第1页)

110120(第1页)

第111章

“娘娘,大老爷他们已经平安出京了。听说是琏二爷送着去的,一路上都有打点。宁府那边无人相送,不过珍大爷父子相伴,也不至于无人照料。”

元春搁下手中修花的剪刀,擦了擦手说:“家里怎么样?”

鸳鸯眼睛泛红,哽咽着说:“老太太病了一回,幸而林姑娘带人去看了,如今好了些,只是精神头大不如前了。”

“家里经此一难,大老爷那一房几乎空了。老太太贴补了不少吧!”

“老太太把体己都分了,如今珍大奶奶婆媳也是跟着老太太过日子。”

元春闻言轻叹一口气,说:“老太太慈心,不忍见儿孙受苦,只是老太太偌大年纪,也该留点傍身钱在身上。鸳鸯……”

“主子,老太太交代过,不让咱们管家里的事。皇上大半个月没来了,说不得就是因为上次求情的事恼了。这后宫拜高踩低,娘娘还是要以自身为重啊。”

元春知道鸳鸯的意思,贾家出事之后,贾母一度让人传话入宫,让她专注己身,不要掺和到这事里来。

老太太是高瞻远瞩,她知道皇帝不会徇私,没得元春也为此事折在里头。

说白了,贾赦、贾珍父子所犯的错,撑死了也就是削爵、砍头、抄家。

那是他们该的,老太太就是再心疼,也要为贾氏一族,为子孙后代考虑。

元春和四皇子如今是贾氏最后的依仗了,只要四皇子平安长大,元春安安稳稳走到最后,贾家就还有翻身的一天。

否则光等着宝玉考上状元光宗耀祖,若无人扶持,又要苦熬多少年,也不见得能出头。

老太太想的明白,就不准家里人往宫里求情递消息。

王夫人这次不被老太太待见,想分家还是其次,她阳奉阴违给宫里传消息才是老太太罪生气的地方。

元春勤政殿求情的消息传来,老太太还急得上了火。罕见地当着众人的面,下了王夫人的面子。

元春知道老太太的顾忌,但她担心的事,此时已经不要紧了:

“无妨的,你去把家里这些年送进宫的银子点出来。连带着他们送来的那些玩意儿,一并带出去交给老太太,让老太太傍身。”

贾府的人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儿。尤以自己那个大伯母为首,连王夫人也有些。

老太太是一片慈心才散进了银子,可少了这根胡萝卜在前头吊着,只怕贾府的人心里怠慢她。

贾家如今就剩这么一个明白人,黛玉、探春都是嫁出去的人,不好插手娘家的事。

指望宝玉还不如指望贾兰,宝玉那个媳妇倒是还不错,可惜她嫁进来的日子浅,还镇压不住人。

元春不在意贾家被削爵获罪,因为周高昱不喜欢强横的皇子外家。

譬如此时轰轰烈烈的庄家,上辈子说倒也就倒了。今生如无意外,他们还是要走上这条路的。

皇上不会对贾家徇私,这是他要摆给朝臣的态度。

可贾家既然已经判了,就说明此事翻过了篇儿,若还有人借此寻机生事,那就是别有用心,以私废公,周高昱同样不会轻饶。、

元春不需要一个很强劲的母家,但贾家也不能败得太难看,这关乎小四和自己的面子。、

皇子中,“身份贵重”可不是一个空泛词的词。

比如三皇子,他为何处处不如几个兄弟,就是差在出身上。刘家门楣太低,带累得他也不受看重。

所以元春可以漠视贾府败落,但又不能败得太难看。

自己的父亲自己清楚,他没有多少为官的才华,可是为人胆小谨慎,一向以“君子”的标准严以律己。

元春不怕他犯下大错,就怕他被人坑了。

老太太是女中豪杰,只要有她在着,贾府就像有了一棵定海神针,魑魅魍魉作孽之前,好歹有个顾忌。

还有一点,元春是老太太养大的,元春对贾家就是有再多的怨,对于这位祖母,心中还是感激的。

鸳鸯见元春意志坚决,只好答应着,带人去库房里面点数,最后将一个大箱子送到了元春面前。

自元春封妃之后,贾府逢年过节都有孝敬。这些孝敬有成箱的玩物,也有不少银票。

这些东西,元春一样也没动,贾府送来,她就收着,就是为了预备这一天

元春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东西,不少,但也不太多。对于贾府现在,恰如及时雨、雪中碳。

“银票再添些,悄悄给家里送去,交到老太太手中。让家里人都知道有这笔钱,但不要告诉她们有多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