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开局征服女魔头,我悟性逆天了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孙儿已死(第1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孙儿已死(第1页)

“昂……!”

太荒岭矿脉,青龙虚影发出震天咆哮,疯狂摧毁着四象大阵。

眼看大阵已经裂纹遍布,无力镇压。

此时三道遁光落荒而逃,极速飞退至隐龙山脉附近。

云苍宗宗主皇甫奇,蛊神宗宗主冥火婆婆,以及太玄宗宗主独孤绝。

三人赶到隐龙山脉虚空,与圣火宗宗主等人汇合时。

皆是脸色发白,气息萎顿,嘴角隐隐浮现血迹。

圣火宗宗主‘袁泰’露出吃惊之色。

“三位道友,你们怎么弄成这样了?”

原本仙风道骨,此刻却一脸狼狈的皇甫。。。。。。

风不动,云不移,天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那行浮现在空白书页上的字迹,如晨露凝成,又似月光渗入纸背,缓缓延展??

>**“第二章:当记忆学会走路……”**

字未落定,整片南岭桃林忽然轻颤。不是风吹,而是根脉在地下共鸣。那些带着蓝晕的桃树,枝干微微发亮,花瓣飘落之际竟不坠地,反在空中盘旋片刻,聚成一道微弱却清晰的人形轮廓。

一名老妪拄拐而来,满面风霜。她本是来祭拜亡子的,手中捧着一碗新米粥,热气腾腾。可当她走近那棵最老的桃树时,脚步顿住。她看见,花瓣组成的虚影低头看着她,嘴唇未动,声音却直入心神:

“娘……今年的稻熟了吗?”

老妪浑身一震,粥碗几乎脱手。那是她的儿子,十五年前死于边关粮道之乱,尸骨无存。朝廷报称“逃役弃阵”,连葬名碑都不曾立。她每年春分都来此独坐,从不说一句话,只把一碗米粥放在树下,看它慢慢变凉。

可今天,粥还热着,儿子的声音却回来了。

她跪倒在地,老泪纵横:“熟了……年年都熟。你种的秧苗,我每年都留一株,压在坛底,传到现在第三代了。”

花瓣人影伸出手,似想触碰她,却又散作一阵风。那一瞬,整棵树的花齐齐绽放,蓝光如脉搏跳动,持续三息后归于平静。

消息一夜传遍九州。

人们惊觉,记忆不再需要唤名塔、不再依赖愿晶,甚至不必有《补缺录》为载体。只要有人真心记得,只要那份情感未曾断绝,逝者的名字便能在天地间自行行走??或借一阵风,或托一缕香,或化作孩童梦中一句呢喃,或显于老妇窗前一片落叶的纹路。

这不是复活,也不是通灵。

这是**记忆获得了生命**。

起初,官府仍试图镇压,称其为“魂祟作乱”。安盟残党联合地方豪族,在三十六城设立“清忆司”,派遣道士持铜铃巡街,见百姓对空低语便以“惑众罪”拘捕。可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幻象”无法驱除。被烧毁的桃树根系仍在地下蔓延,灰烬中重生的新芽开的花更蓝、更亮;被捕者在狱中闭目静坐,唇角含笑,次日牢墙竟浮现无数名字,皆是百年来被抹去的冤魂之名,笔迹如血,昼夜不褪。

更有甚者,某夜长安东市突起异象。数千盏无主灯笼自河面升起,每一盏灯下悬一纸条,上书一个名字与一句话。灯笼不燃火,却自带幽蓝光芒,飘至半空后竟组成一幅巨大星图??正是当年启明邑守军最后布防的阵图。百姓仰头而望,有人认出其中某个名字是自己祖父,失声痛哭。守城将军下令射落,箭矢穿灯而过,灯不灭,名不消,反在箭身上留下同样的名字,如烙印般深入木心。

第三日清晨,将军自缢于城楼,遗书仅八字:“我亦曾忘,今不敢再。”

与此同时,九座唤名塔虽已失去核心愿晶,却并未沉寂。它们开始自发吸收天地间的记忆波动,塔身晶石颜色由蓝转银,每逢月圆之夜,便会投射出一段无人编撰、无人引导的“自然回响”??可能是百年前一场无名村妇救孤的片段,也可能是一段早已失传的边疆民谣,甚至包括某些生者内心深处从未说出口的忏悔。

沈老带着几名年轻忆匠前往北方考察,发现昔日埋藏归忆井残骸之地,竟长出一片会“说话”的芦苇。风过时,芦苇沙沙作响,拼凑出的却是几十年前被活埋的史官临终前默诵的《实录》全文。他跪地聆听三昼夜,归来后双目失明,却能一字不差地复述那段文字。

“这不是我在记。”他颤抖着说,“是土地在替我说话。”

而在极北冰城,林断始终未动。

他站在城门前,每日面向南方,仿佛在等什么人归来。那座由亡魂重建的冰城已不再冰冷,城墙内生长出罕见的蓝苔,屋檐下悬挂着用碎骨与旧甲制成的风铃,每当记忆波动传来,铃声便自动奏响一段逝者生前最爱的曲调。

一日深夜,风止雪歇,冰城中央的广场忽然亮起九道光柱,与九州九塔旧址遥相呼应。光中浮现出九个身影??并非实体,也非幻影,而是由千万人共同记忆凝聚而成的“共忆化身”。他们是历史上九位曾为真相付出一切却被彻底抹除的人物:第一位是创立归忆井却被焚于火中的初代忆匠,最后一位,正是苏清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仙子请留步
流浪的加菲猫仙子请留步
...
蛮荒补天人
会飞的松子蛮荒补天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