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雅晴想了想说道。
黔国公府世代镇守云南,在当地的根基,远不是几名流官能比的。
一旦站出来爭权,获胜的概率非常大。
不过想要达到目的,必须先获得勛贵系支持,顶住朝中文官的压力才行。
这一点没有难度,勛贵系肯定会支持他们。
政治上的支持有了,那么在边界上挑起战爭,无疑是最佳的介入点。
以云南的军事力量对上缅甸王国,本身就不占什么优势。
加上国公府拖后腿,吃败仗是必然的。
战事进展不利,黔国公府站出来主持大局,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只是这么一来,他们就必须保证要打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遗憾的是当代黔国公府,武风没有那么鼎盛。
苦心打造的云南边军,也在此前的平叛战爭中损失惨重。
战后补充了编制,却没有恢復战斗力。
在这种背景下,找武力爆棚的汉水侯府联手,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先应付著便是,合作的事情,直接推到为夫身上。
如果他们给出的条件不错,大家联手经略三宣六慰,也未尝不可。”
嘴上说的客气,实际上李牧並没把这当成一回事。
没有直接和他联繫,只是內宅相互试探,明显是黔国公府底气不足。
挑起战火容易,结束战爭难。
云南的財政困难,指望朝廷拨款,也不怎么现实。
一旦战爭开打,黔国公府只能想办法自筹军费,搞不好还要是自己腰包中往外面掏钱。
不同於刚刚起步的汉水侯府,传承十几代人的国公府,內部早就滋生出多个派系。
想要他们从兜里掏钱,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嗯!”
“回头我就给他们回话,让他们当家人出面和你谈。
相公,这些府中的帐册,你也看一下吧!
最近收入增长的太快,我都有些怕了。”
景雅晴打趣道。
財力这一块儿,汉水侯府绝不逊色於一眾老牌勛贵。
在搞钱的问题上,李牧表现的太过优秀。
府中產业看似不多,但架不住每一项都收益丰厚。
“有什么好怕的,难道为夫现在,还怕怀璧其罪不成?”
说话间,李牧顺手接过帐册。
看著帐目上的数字,他的心情大好。
经过数年的布局,终於到了收穫的时候。
收入占比最高的无疑是海洋贸易,靠著侯府这颗大树,船队发展很是顺利。
从北边的高句丽、日本,到南边的身毒,都有自家的贸易伙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