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第106章(第1页)

第106章(第1页)

「然而羌渠此人乃是右贤王,并不遵从匈奴以左为贵的规则。」

「昔年琰之祖父曾为度辽将军,督军于五原,对并州局势颇有关注,我未上并州来前便已听闻,先时张修杀南匈奴单于,无外乎便是因为呼徵不与我大汉亲厚,而羌渠则顺应得多,然羌渠上位不正,南匈奴之中多有怨言,这是王叔优之困境。」

事实上这种困境的局面在随后还被加剧了。

南匈奴归顺汉朝后,护匈奴中郎将时常凭藉手中权柄和兵力,对南匈奴就的单于册立之事做出武装干扰,务必要让其首领乃是亲汉之人,这样在必要时候,便能将南匈奴作为一支已被大汉驯服的援军。

张修杀呼徵后册立羌渠就是这么个情况。

于是在中平四年,幽州张纯丶张举勾结乌丸反叛之时,朝廷的地方兵力不足,直接徵调了南匈奴羌渠部下。

但也正是这场徵调闹出了大麻烦。

羌渠之子于夫罗刚领兵离开南匈奴于西河郡的王庭,不满于需要牺牲族人性命的南匈奴左部贵族,当即联合休屠各部斩杀羌渠,又连杀数位并州官员,自此掀起了并州被匈奴鲜卑入侵分裂的开端。

现在太原王氏的王柔面对的,就是潜在危机还未曾爆发,但匈奴内部已经对大汉有所怨言的情况。

王扬对此情形固然心知肚明,可现在骤然听闻乔琰口中提起此事,还是不免为之诧异。

这丝毫也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人会考虑的事情。

但乔琰却觉得,她既然已经身在并州,起码也得将她那不必上缴献费的五年给全盘考虑清楚。

近在咫尺的黑山贼是一方面,并州西侧的另一处潜在危机却也不能完全忽略掉。

从起先关于买粮的想法,结合上这补料酿造法的筹码深入探究下去,到如今已经完全不只是对于杨修的考验而已了。

在买到供给乐平的米粮,建立起长期的供应链之馀,她要从中牟取多少利益,在乐平发展的前期她需要出头多少丶又要藉助其他势力多少,以及她是否要平衡清楚名与利的获取关系,都成了她在这一个月内重新深入考虑的问题。

所以此刻,她朝着晋阳王氏的决策者说道:「若选唐氏,谋取的无非是小利而已,但若选王氏,所图为大,既是大名,也是大利。」

乔琰笑了笑,又问道:「以长者看来,旁的销路姑且不论,此酒可能销往南匈奴?」

44。044意在猛虎

可否销往南匈奴?

凭藉王柔这位护匈奴中郎将的关系,这自然毫无问题,甚至可以在贸易之中占据优势地位。

要知道护匈奴中郎将在西河郡内的南匈奴王庭之中可「参辞讼,察动静」,地位尤在南匈奴单于之上。

何况自孝文皇帝时期,云中太守就开始于边境地区设立军市,也即士兵贸易的集市区,在军市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关市,在边境和平之时,驻防将士也可与胡人贸易,又进而衍生出了一些私人集市。

云中郡这等一线边关尚且如此,位于西河郡,已属于归降蛮夷的南匈奴也就更是如此。

而匈奴的生产力和游牧方式,让他们即便处在归降定居的状态下,也对汉朝的货物有着极大的缺口需求。

这种贸易并不至于助长匈奴的胆量。

永元元年的稽落山之战,永元二年的伊吾之战丶河云北之战,永元三年的金微山之战,永初三年和永和五年的两次镇压南匈奴反叛,让近年来的南匈奴对大汉甚惧,堪称俯首帖耳。

只要中央有稳坐之势,北匈奴游弋于外也好,南匈奴归降于内也罢,这种互市也只会让匈奴的牛羊马匹流入大汉,进一步促成边境的安定。

唯一需要在意的也不过是如蔡邕被贬谪之前,给刘宏所写的奏章中所说的,「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故而需要严格提防大汉的铁器流入胡人的手中。

这也是如今的护匈奴中郎将所需要做的事情。

但酒显然并不受此影响,尤其是好酒。

匈奴人的粮食种植都未成规模,又何谈去拿多馀的粮食去酿酒。

王扬记得,此前王柔便曾经写信给他提到过,南匈奴好酒,尤好醇酒烈酒,但好酒的酿造成本就在这里,交易给匈奴换来的利益与送往洛阳等地相差无多,所以销售的分量一直不大。

可按照乔琰所说,眼前这酒并未在原料上精挑细选,甚至可以说跟最寻常的酒是同等的条件,一旦掌握其法,的确可以倾销于南匈奴。

「寻常之酒,出酒率二倍有馀,此法也是同样的,并未有从中折损。」乔琰见王扬听懂了她话中的潜台词,也显然有些意动之色,又补充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恐怖女网红
吞鬼的女孩恐怖女网红
...
灵境行者
卖报小郎君灵境行者
...

最新标签